翻新时间:2022-10-03
《秋天》教学设计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
(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
[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己揭开了题目。]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
[让学生练习边听边看,还要边记,由于是选择自己的所爱,所以特别感兴趣,画面出示句子的一刹那,让学生体验成功。]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
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充分给予学生时间,自读感受,注意字音,尝试读好。并且安排他们体验老师这个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
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
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叠词、形容词的美妙,在比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叹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问题,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
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
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
[机械的背诵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创设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头饰的情景,学生兴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巩固课文的任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成长的过程
- 爬山的发现
- 感动
- 雨,周庄
-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 站得远点看自己
- 初三真苦
- 书包
- 冬之随笔
- “黄金搭档”
- 十一月的萧邦
- 趣谈“当家”
- 完美与残缺
- 八月桂花香
- 元旦的竹
-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 “阴沉”主题的变奏
-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