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1
《窗前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CAI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质疑。
3.简介紫丁香,学生边听边看画面。
二、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朗读全文,学生边听边看录像。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
三、全心品读,体会情感
(一)学习1—2小节
1.默读。
2.说说读完后体会到了什么?
3.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4.自由练读,指名读,议读,评读。
(二)学习3—5小节
过渡: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儿的呢?
1.出示学习建议。
2.小组合作学习。
找出写紫丁香怎样和老师做伴儿的句子做上记号,读一读,互相讨论。
3.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①“绿叶儿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
想像它在唱什么歌?理解“疲倦”一词的意思。
②“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理解“挂牵”一词的意思。回顾生活体验,想想老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
③夜深了,紫丁香还会怎样陪伴老师?怎样理解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
4.指导朗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三)小结:同学们为什么要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四、总结全文
1.回顾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想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再写在小绿叶儿上。
评析:
《窗前一株紫丁香》是语文出版社S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二上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首诗歌。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低段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第一是重视朗读,以读为本。教学中,教师多处设计了自由读、个别读、齐读、赛读、诵读等学习环节,教师还作了范读。为提高朗读水平,教师适时组织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第二是重视学生提问题。学生读了课题后,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学生自读课文后,让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改变了以往教师不顾学生实际大量提问的做法。第三是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如“疲倦”和“牵挂”,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启发学生想像,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同学们对老师的爱。第四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重点内容3、4、5小节。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呢?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中互相读读,讨论讨论,让学生互相启发,共同学习,从而体会到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阳光之旅
- 水仙花死了
- 星情
- 大自然的眼睛
- 我需要一片自由的空间
- 如果我有一双翅膀
- 爱的回报
- 回家的感觉,真好!
- 美丽不只是外表
- 都市巨变
- 学会团结
- 告别童年留住童心
- 小马再次过河
- 梅与雪
- 清点生活
- 大学英语小班辅导课教学策略研究
- 信息化时代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创新举措
- 从阅读研究角度看“阅读”
- 责任感视阂下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淡薄的原因及对策
- 我国古籍著作方式的源流演变及类型辨析
- 国际法视野下的通州事件研究
- 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策略探讨
- 元稹近体诗用韵系统考
- 全媒体视野下公共图书馆面向中学生群体服务状况与对策
- 碑学运动的先锋周亮工
- 少儿图书馆创新服务策略
- 以房养老在西北地区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 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军用粮票行用解疑
- 试析语素与词素
- 冷落的石牌坊
- 《雷雨》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一下)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 《雷雨》教学设计
- 《最大的“书”》词语教法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猜谜游戏》教学片断与评析
- 《猜谜游戏》课堂实录点评及反思
- 《称象》教学设计
- 《猜谜游戏》教学设计及评析
-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一下)
- 《雷雨》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五》教学片段与评析(一下)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