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4-12-19
朱德求学故事
1886年12月1日,朱德同志诞生在马鞍场琳琅寨。朱家坐落在半山坳里的一处独立家屋。这是一个“客家”家庭,他们的祖先是从遥远的广东韶关迁移来的,在这里落户已经是第八代了。朱德同志从四五岁时,就帮助母亲劳动,到八九岁就能挑能担,能耕能种了,从学塾回家,母亲总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他把书本一放,就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他上午读书,下午种地,农忙时候,便整天跟着母亲在地里劳动。
1892年,他刚刚上学,是跟一位姓钟的先生读书。1893年,他转到丁先生那里读书,丁先生是榜上题过名的秀才,他的私塾就设在一个有高楼和花园的大院里。朱德同志勤劳聪慧,刻苦用功,在这里两年,他读了《诗经》等10几本书。
到了9岁,朱德同志随着伯父和幺叔,搬到相距六七里地的大湾去住了。搬到大湾,朱德同志到席聘三先生家去读书,席先生家离大湾有8里地,一天要来回跑四趟,响午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还得快跑,傍晚回来,怕天黑了,也得快跑。朱德同志说,“所以养成走路快的习惯。”
正当朱德同志开始长大成人的时候,他的心田得到席先生甘泉的浇灌,席聘三先生很有骨气,很有朝气,深通人情世故,他屹然立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里,是一个奇特而又卓越的人物。他的思想是开明的,他对历史上有些称王称霸的英雄是持轻蔑态度的;他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更常常骂得狗血淋头。他有着浓厚的民族意识,虽然学富五车,却不肯报考,连一个秀才都不是,从20几岁教书,到那时已是70多岁了,他是一个真正的白丁,却是一个真正的好先生,朱德同志是年纪幼小的一个学生,他的聪颖才华,受到先生的赞赏。他在这儿听讲了《四书》、《五经》、《二十四史》。
但一个好的教育家,他不仅仅将学问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与行为影响着学生,席聘三先生成为朱德同志新思想的启蒙者。
席聘三先生不是封建堡垒的护卫者,他爱喝酒,酒后放言高论,他说“人不做事业就没有什么用。”“要能做事业才能救世界,不能救世界便没有道路好走。”“神仙不是人做的事情,那是没有路走的人去做的。”
于是,寻找道路,成为朱德同志思考的问题了。他想:状元是点不成的,这样的文章,不知哪一年才点得上。他受“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立志要去做一个军人。朱德同志对新文化感受力很强,他如饥似渴地研究科学,他靠自修,开始学数学。两三年前他已是一个珠算能手,这种算账清帐的本领,对于他学数学有很大的帮助,一直学到比例、开方。他都没有怎么觉得困难。更重要的是新思潮这一线光明,一旦冲破黑暗,他的心灵就像展开翅膀一样飞翔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盘旋的承诺
- 在梦与梦的边缘
- 感受人格的魅力
- 热爱祖国为荣 危害祖国为耻
- 心灵涅槃
- 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 本色
- 理想——永远快乐
- 呐喊
- 逆境造就人才
- 灵魂·天使
- 流泪
- 珍惜诚信
- 最后的一件事
- 且听梦吟
-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能源结构预测分析
- 论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演进之特点
- 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的困难及对策探讨
- 钢琴演奏当中的技巧分析
- 浅析媒介对当今社会环境的影响
- 离异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途径探析
- 青藤翠蔓丝瓜香
- 其实还能更糟……
- 世界杯幸运儿
- 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 教师角色的转变
- 概述苏轼《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中的绘画美学思想
- 看不到的球赛
- 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的要点及方法新探
- 语文课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舞台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学案
-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三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 鹿和狼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
- 炭的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
- 清澈的湖水(第二教时)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学案
-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积累与运用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那树》学案
-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2010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书写
- 孔子拜师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学案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变色龙》学案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教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