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5
《我是什么》片断赏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这种多项互动合作是学生学习过程自主性发挥的独特表现。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提的问题成为教师的资源,从而实现教学的多向互动合作。
如:我在教学《我是什么》这一课时,充分让学生自读课文后,抛出大问题:“我”会变成什么?学生纷纷抢着回答。
生1:我会变成汽、云,变成雨。
生2:我还会变成雪、雹子、露珠和霜。
我接着追问:如果你是它,你最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请找出来与小组同学读一读,说一说。
于是,教室里一片热闹的场面。他们有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争着说;有的绘声绘色地表演起来……
师:选你喜欢的段落来读。
生3:(读第一自然段)我想变成云,因为云轻飘飘的。
生1:漂浮是什么意思?
生4:就像小船在水上漂。
师:你真行。
生5:什么是红袍?
生6:红袍就是我穿着红衣服。
生7:我知道,白衣服就是白云,黑衣服就是乌云,红袍就是朝霞。
师(微笑):你们知道的真多。老师也来说一句,红袍就是指早晨天边的朝霞和晚上的晚霞,也叫夕阳。下面请喜欢云的小朋友带着对云的喜爱读一读这一段。
生2:老师,我喜欢雨。(生2读有关雨的句子。)
生4:我来考考你,那你知道雨是怎么来的吗?
生2:是云碰到冷风才变的。
生8:老师,我想是云在和冷风打架打输了,它哭了,这样就下雨了吧。……
一节课下来,学生自由地选择他们所喜欢的来读,期间,课堂中充满了想象,充满童真。他们敢于问,敢于想,敢于说,敢于评。完完全全地走进大自然中,用他们的语言去与大自然说话。他们懂得课文写的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在海洋里跳舞、唱歌。中睡觉是水平静的样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动;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滚及它发出的声音。
评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堂课的教学,既依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由教师的大问题:'我'会变成什么?如果你是它,你最想变成什么呢?为什么?引出学生对云、雨、雪、霜……的喜爱,而产生了许多的小问题:漂浮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红袍?我来考考你,那知道雨是怎么来的吗?……整堂课以学生的自问自答为主,教师的点拨、指导,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浓入文本,由感而想,由悟而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教师也真正扮演了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海上田园之旅
- 武夷山之旅
- 记一次秋游
- 游桂林
- 夜游新区政府
- 厦门游记
- 参观浙江大学
- 秋游
- 游奇秒的云南九乡洞
- 游览天梯山
- 参观珊瑚礁
- 捞鱼
- 欧洲行(1)
- 舟山之旅
- 游锦绣园
- 全面深化长江中上游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与合作
- 公司特征、行业竞争属性与环境信息披露
- 区域发展差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 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若干思考
- “合作社主导型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
- 24个大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及房价相对泡沫估算
- 沿江扶持内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创新
- 长江经济带区域结构与创新发展
-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思考
- 基于长江经济带东西开放的贵州双向产业转移战略
- 构建农村经济和农民主体长期发展的产权基础
- 我国老工业基地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从南北方经济比较看长江经济带发展
- “长江经济带”龙尾
-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 外国诗两首《夜》教学设计
- 《雨说》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教学片段评析
- 赏析《我是什么》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片断赏析
- 《我是什么》综合资料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二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三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一
-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 《我是什么》教学实录之四
- 《我是什么》教学片段及评析
- 外国诗两首《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