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7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饶有趣味的介绍生物知识的科普类儿童诗。全诗共五节,第1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第2、3、4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第5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在教学中,我力图体现新课标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并从小学低段儿童特点出发,适当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下面摘录第二课时的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指导朗读,引导探究
(在复习第一节的基础上)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节。)
师: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什么?
生:降落伞。
(出示课件图片,认识像降落伞的蒲公英宝宝和像绒球的蒲公英妈妈。)
师:光有降落伞行吗?还需要什么?
生:风。
师(看课件录像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你出发我出发,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出发了。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生:蒲公英是请风帮忙传播种子的。
师(指导朗读):小蒲公英在蓝蓝的天空里飞呀飞呀,他们是多么的自豪啊,因为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朗读时要注意读出他们的心情。
(学生齐读,读出了欢快自豪的心情。)
片段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请你和组里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在苍耳和豌豆两种植物中你们组喜欢哪种植物妈妈的办法?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1、说说这位植物妈妈请谁帮忙传播种子?怎样传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出还不懂的问题。
(小组分工:组长组织讨论;检查者检查是否完成了每一项任务;监督者监督组里每一位同学是否都认真朗读和参与了讨论。)
(各小组学习,讨论,朗读,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组织讨论帮助解决。)
师:刚才各个小组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热烈的讨论,我想大家一定弄明白了苍耳妈妈或者豌豆妈妈是怎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远方去的。
片段三:小组交流,表演体验
(学生汇报交流。“先锋”小组喜欢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他们通过表演的形式来汇报。)
生A:我是苍耳妈妈,我的孩子长大了。(“苍耳妈妈”欢快地手舞足蹈着,老师把一颗颗苍耳粘到他身上。)
生B:我是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小白兔。
生C:我是小花猫,喵—喵—喵。
生D:我是小袋鼠,有一个大大的口袋。
(“小白兔”、“小花猫”、“小袋鼠”分别跳着、走着经过“苍耳妈妈”的身边。)
生A:请你停一停,能不能搭个便车带我的宝宝到远方去旅行啊?
(小动物纷纷表示同意,把几颗苍耳粘到自己身上,离开了“苍耳妈妈”。)
(“小白兔”把苍耳撒在田野里;“小花猫”把苍耳撒到山坡上;“小袋鼠”把苍耳撒在自己家门口。)
师:你瞧,苍耳妈妈多聪明啊!她请小动物帮忙把自己的孩子带到了远方。小动物把小苍耳带到哪儿,哪儿就是小苍耳的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夕阳下的树
- 心情
- 点点滴滴的感动
- 诚实不需要表白
- 感动
- 看课外书的烦恼
- 捉虾
- 十里银杏长廊
- 小人物方式
- 品味成熟
- 读懂我自己
- 我是个不想明天的女孩
- 表现自己
- 诚实(C)与谎言(H)
- 别了,幼稚
- “长江经济带”龙尾
- “合作社主导型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
- 公司特征、行业竞争属性与环境信息披露
- 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若干思考
- 从南北方经济比较看长江经济带发展
- 基于长江经济带东西开放的贵州双向产业转移战略
- 我国老工业基地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构建农村经济和农民主体长期发展的产权基础
- 长江经济带区域结构与创新发展
- 全面深化长江中上游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 24个大中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及房价相对泡沫估算
- 沿江扶持内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制创新
-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思考
- 区域发展差异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与合作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五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材赏析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三
- 《植物妈妈有办法》综合资料
- 《我是什么》识字教学心得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四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一
- 《我是什么》AB案
-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法新探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之一
- 《我是什么》说课设计
-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实录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