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8
《植物妈妈有办法》案例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科普作品,读起来琅琅上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蒲公英、苍耳、豆荚等植物的认识各抒已见。
我在讲苍耳妈妈是怎样把孩子送走这一段时。突然一个叫小男声打断了我小讲课。“老师,苍耳是不是像耳朵一样的东西,它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呀?”一个小男孩怯怯地问。
“苍耳不像耳朵,它是小小的……”我不禁惊诧于孩子天真的提问了。小时候我也见过苍耳,苍耳挂住我的衣服,多有趣。可现在,仅仅让我用语言来描述,显得多么苍白。
我正思考着怎样回答。忽然,一个声音传来:“老师,我知道”。刚从农村转学的贺佳铭举起了手,“苍耳是绿色的,椭圆形的,外边有许多小刺,可挂在衣服上,可好玩了!昨天老师让咱们预习,我知道今天咱们要讲这一课,我拿了一些”说着,他像变魔术一样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株苍耳,上面密密麻麻地结了许多苍耳,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一起,纷纷说:“给我看看,给我看看!”王刚很开心:“每人一颗,不准用手拿,可扎手呢!”说完,他一颗颗地扔向同学。哦,聪明的学生,苍耳已挂在同学们的袖子上,衣服上了……
接着,王刚又像小博士一样,给大家讲了豆荚,什么毛豆荚啦、绿豆荚啦等等,讲得一脸自豪。同学们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眼光,这节课中他也学地特别的认真。哦,不同的生活经历,带给王刚不同的审美体验。这一课,他背得特别快,特别熟练。
课下,回味课上的情景,让我常常的体会到,学生的审美个性差异与其不同的生活经历有密切的关系,学生的审美欣赏过程不是被动的感受过程,而是对作品的再度体验、再创造的过程,它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这些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展开要以生活体验和生活情感为基础,没有这一基础,想象的翅膀就飞不起来,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就会流于肤浅。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觉得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很喜欢读,但对苍耳等植物的审美感受,由于没有切身的生活体验,仅仅停留在课本描绘的字里行间。而贺佳铭,因为生活在农村,经常于这些植物打交道,才有了比较深刻的审美感受。可见,不同的生活经历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双湖公园
- 赞冬雪
- 绿色的月
- 我的故乡
- 钦州三娘湾
- 美丽的雪景
- 美丽的大海
- 校园的四季
- 美丽的金丝峡
- 班主任刘老师
- 青屏山美景
- 大自然的美
- 美丽的校园
- 马兰村一日游
- 月下的伤
- 秋风桐槐说就项羽
- 春秋记(组诗)
- 十年一觉北漂梦
- 初芽(外一首)
- 南下记者的酸甜苦辣咸
- 身体的困兽
- 苏东坡的东莞
- 为医疗设备“治病”的中国好医工
- 蔡志忠:左手漫画右手物理
- 国是之变 民必从之
- 北漂,另一种寻找
- “为什么再苦再累都要奔北上广?”问题讨论启事
- 家族争生: 一份遗嘱一场梦
- 浪子的告白(外一首)
- 渴望“扶正”(点评)
- 《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教学札记(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 操场上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18《盘古开天地》(人教版三年级课堂实录)
- 人教版下册第1课《柳树醒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我给_____聊一聊》教案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作文教学指导)
-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 看电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祖父的园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
- 《快乐旅行》标准化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作文指导)
-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秋天的雨设计意图(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课堂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