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8-12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的思乡诗。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常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长相思》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它是一首写景叙事抒情的词。

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选编这三首诗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体会,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厚实文化积淀。

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上。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路点睛

思路一: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在初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首诗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

思路二:按顺序一首一首地进行教学,要有导有放,以第一首诗为例,学习理解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二、三首诗则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交流来理解诗意,通过讨论和教师的点拨来比较写法,通过诵读来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

4.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泊船瓜洲》)

学 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背诵一首思乡的古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泊船瓜洲》这首诗,注意“间、数、重、还”的正确读音。

3.《泊船瓜洲》的意思是()。

4.“间”的意思是( );“数重山”的意思是();第一、二行诗的意思是()。

5.“绿”的意思是( );“还”的意思是();第三、四行诗的意思是()。

6.诗集中集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称为诗眼。默读诗句,勾出诗眼,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7.讨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又”可以换成哪些词,与原句比较,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一、古典音乐创设古诗情境,背诵怀乡古诗词。

二、明确古诗学习方法:解诗眼→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三、初读课文,落实字词。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音:间、数、重、还。

四、自读自学“学习提纲”3.4.5题,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

五、导读导悟重点、难点、疑点及“诗眼”,体会思想感情。

1.质疑问难,解决难点、疑点。

2.抓住“诗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联系全诗想象意境,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思念家乡之情。

六、讨论“绿”“又”的准确、生动,领悟作者“用景”表达感情的表达方法。

练习提纲

1.背诵、默写古诗。

2.合理想象,把《泊舟瓜洲》改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3.积累一首思念家乡的古诗,说说诗句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七、改写古诗,积累古诗

第二课时(学习《秋思》)

学 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题目《秋思》的意思是()。

2.“见秋风”指作者看见了(),“欲”的意思是()。第一、二行诗的意思是()。

3.“复恐”的意思是( ),“说不尽”指说不完(),“行人”指( ),“临发”的意思是( ),“开封”的意思是()。第三、四行诗的意思是()。

4.默读古诗,勾出诗眼,联系全诗,想想全诗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一、创设古诗情境,复习古诗学习方法(解诗题→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二、整体感知。检查正角、流利地朗读课文情况,正音。

三、自读自学“学习提纲”1.2.3题,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

四、导读导悟“三点”“一眼”,体会全诗思想感情。

1.解决课文中“难点、疑点”。

2.指导学生抓住诗眼“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练习提纲

1.背诵、默写古诗。

2.合理想象,把“秋思”改写成3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积累思念有乡亲人诗《乡愁》

七、改写古诗,积累古诗

第三课时(学习《长相思》)

学 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题目《长相思》的意思是( )。

2.“榆关”指(),“那畔”的意思是(),“千帐灯”的意思是()。这首词的上阕意思是()。

3.“聒碎”的意思是(),“梦不成”的意思是( ),“故园”指( )。这首词的下阕的意思是()。

4.默读全词,勾出“词眼”,联系全词,想想“这首词”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5.朗读、背诵全词。

一、创设音乐情境,明确学词方法(解题→解词→理句→连意→体情)

二、整体感知,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词

1.朗读、正音。

2.书写难字:榆、畔、帐、聒、园、此。

三、自读自学“学习提纲”1.2.3题,理句连意,说说全词大意。

四、导读导悟“三点一眼”,体会边塞将士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1.解决词中难点、疑点。

2.以词眼“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为核心,抓住“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夜深千帐灯”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五、回读古诗词三首,比较其中心、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

练习提纲

1.背诵、默写《长相思》

2.合理想象,把《长相思》改写成300字左右的记叙文。

3.积累思乡的词一首

六、改写《长相思》,积累思乡词一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妹妹
爱哭鼻子的弟弟
没有蛋糕的生日
新来的老师
精灵的小表妹
我的帅爸爸
胆小的我作文
回忆童年钓龙虾
我的妹妹
我被同学欺负了
我的周老师
一件有趣的事
深山中的看林人
我的懒虫爸爸
未来的我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在地图上飞行
爱因斯坦奇迹年
父亲的样子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心灵的拷问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麦田里的少年
讽刺微小说四则
思想碎片拾零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