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6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前两年高考作文题,就是以本文的开头的图形为题,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二、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为什么不止一个?
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是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阐明这一事理的?运用这一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这一道理。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双透彻,增强了说服力。
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又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论证的?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作者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看什么?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三、阅读3-6段,回答问题。
1、第五段中的“这种情况”、“当事人”“它”分别指什么?
这种情况: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当事人:富有创造性的人。它:新的创意。
2、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有什么危害性?
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3、选文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段,请指出是哪一段?并说说其作用?
第四段,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分明,又结构严谨。
4、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5、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四、课堂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电影《背起爸爸上学》有感
- 《少年英雄》电影观后感
- 《出色的老师》读后感
- 看《士兵突击》有感
- 读《老人与海》有感
- 读《滴水穿石的启示》有感
- 读《假文盲》有感
- 读《草房子》有感
- 《乌塔》读后感
- 读《海伦·凯勒》有感
- 《绿野仙踪》读后感
- 《舒克和贝塔历险记》读后感
- 《去年的树》读后感
- 《把失败变成财富》读后感
-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 吉祥数字“一百零八”的文化内涵
- 欢乐家庭 2013年10期
- 精灵图鉴 2013年12期
- 中国民营企业多元化战略思考
- 悲观与乐观
- 酒器乐章 2013年11期
- 浅谈中国铁路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 天才的背面
- 你怎样长大
- 果真尽力挽回了吗
- 超级小笑话
- 水可以飞 2013年10期
- 侠盗罗宾汉
- 形声字声符示源研究综述
- 北方的原 2013年11期
- 《春夜喜雨》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 《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 温暖在课堂——《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 《诗经·采薇》创新教学
-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 孔明智退司马懿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及反思
-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