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六上)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六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5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六上)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联系生活实际作进一步思考,从所读的内容中想开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通过回顾,让学生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交流平台

(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这四篇课文从内容中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该如何去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还从课文内容中获得对某些环境问题的新认识?

师:本组课文,作者以环保为主题,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联系《只有一个地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和体会,体会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

总结:本组课文内容引人深思,读书就应该走入文里,披文入理,再走出文外,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既读进去,又想开去,这就是文里文外的读书方法。

(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去理解课文内容。

[评:对本组课文进行了回顾,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课外查问资料情况,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日积月累

(1)在许多名言警句中,有许多关于节约和珍惜方面的名言警句,给我们启发很大,从以前我们的学习积累中,你积累了哪些这方面的名言警句?

抽生背诵。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师:今天,我们还要积累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a学生自由吟诵。

B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体会或感受,明白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教师展示搜集的资料。(略)

(3)背诵并积累这些标语版和口号。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评:教学循序渐进,遵循了学生的学习规则, 放手让孩子自己思考, 留足了空间, 让学生自主学习, 受到教育]

趣味语文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故事中哪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什么好处?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是怎么体会的?

(5)从这个成语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6)回顾我们本组单元所学的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也关系到长久之计,也需要长远规划?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快乐的改变
读《童年》有感
夏之琐感
你,变了
我要克隆我的朋友
淡紫色的心情
读《渔家傲》有感
军训趣事三记
绿叶,绿树,绿
人生如灯冷静
当音乐响起的时候
读《过零丁洋》有感
雨夜敲窗
水缘
朋友,前进的路上该用什么标点
夜晚(外一首)
有人在我梦里割草(外一首)
春天印象 2014年2期
红尘四季 2014年2期
腊梅图春 2014年2期
观雾当责 2014年2期
一地冰凌(外一首)
凌云壮志 2014年2期
诗的可能 2014年3期
秋往春来 2014年2期
四季之歌 2014年2期
十月午后(二首)
在河豚身上,我找到了无法替代的来生(三首)
江山多娇 2014年2期
溪口导游(外一首)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二课时)
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金属》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教学设计2
九年物理下册《内能(2)》堂上练习
九年物理下册《热学专项训练》
九年物理下册《内能》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几种常见的金属》教学设计之二
九年物理下册《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检测》试卷
九年物理下册《温度、内能和热量综合练习》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五章 金属与矿物》教学设计(第一节)
九年物理下册《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教学设计
九年物理下册《机械能和内能综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