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错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4.写生字。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还可以写读书笔记。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师范读,后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最后请几位学生读个别段落。
2.朗读指导要点:
⑴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 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孩子的一系列体验,都应努力读出来。
⑵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有别于前面的朗读。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 既(腼腆)又得意洋洋 有点(迫不及待) 怀着(一种)自豪感 实在(等不及)了 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启思,悟情明理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七八岁时;几年后,似乎还未满12岁;现在。)
2.“我”写的第一首小诗,母亲是怎么评价的?“我”当时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听了以后表现如何?
3.几年后,作者对自己写的第一首诗又是如何看的?
4.“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样说你赞成吗?“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为什么?(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诱导,但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
5.父母师长的不同评价对孩子会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三、生问师答,个性阅读
构建“生问师答”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时候可以尝试“不问则不讲”。学生如不发问,说明他们没有问题,那老师还一厢情愿地讲什么呢?结合本课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及下列问题。教师可实实在在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1.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那又将如何?
2.爸爸为什么不说“一般”、“普通”,却硬要说“糟糕透了”。是译文的关系,还是爸爸说得不好?
3.“我”一定是作者自己吗?(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不是作者自己,仅仅是一种“第一人称”的写法而已。)
4.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评价到底谁对谁错?
师: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
5.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呢?
师:肯定是主要的,否定和惩罚(不是体罚)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全教育”。要有阳关大道,也要有荆棘挡路。俗话说得好:“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可见,适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四、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请你联系实际,谈谈怎样对待荣誉和挫折,愿意谈什么就谈什么。教师相机指导。
小结:你要成功,得依靠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切记:站直了,别趴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纯音乐
- 他是位性格乐观的人
- 月光浮想
- 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呼唤
- 我所了解的老师
- 闭上眼也是一种幸福
- 孤独,寂寞的人
- 母亲
- 繁星春水
- 我为妈妈洗头发
- 阅读的体验
- 乱伤曲
- 众人划桨开大船
- 父亲
- 青春真好
- 鲁苏粤浙财政科技投入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
- 全球化环境下的创新驱动发展
- 大学组织复杂性的历史演进
- 德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察与思考
- 谈ERP系统及在图书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 现代生态农业“稻鸭共生”技术在广东的推行与发展
- 我国碳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 关于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的探讨
- 动物学Zoology主题研究发展与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 澳门国际城市创新能力研究
- 社会生态转型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靖西县旧州绣球文化产业发展探讨
- 绿色资本主义的现实性及其局限
- 走向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生态学
- 科技创新的网络机制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五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四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四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三
- 《父母之爱》教学设计三
- 《慈母情怀》教学设计五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三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二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二
- 口语交际《父母的爱》教学设计一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一
- 《口语交际·习作六》教学设计二
- 《回顾·拓展六》教学设计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一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