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1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信封)提问: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2.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3.讨论: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读回信,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根据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
3.启发讨论: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在小组内讨论。
三、学习书信格式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重点学习书信格式。
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称呼: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四、拓展练习
建议学生互通书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沟通、消除误会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八月桂花香
- 雨,周庄
- 爬山的发现
- 冬之随笔
- 感动
- “黄金搭档”
- 元旦的竹
- 初三真苦
- 站得远点看自己
-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 完美与残缺
- 书包
- 趣谈“当家”
- 十一月的萧邦
- 成长的过程
- 爱欲释放·女性原罪
-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 论小说《家庭制造》中的不可靠叙述
- 从“小处敏感,大处茫然”中探索卞之琳的思想情感
- “阴沉”主题的变奏
- 消费时代下女性身体创伤写作分析
- 《蒹葭》的叙事式再解读
-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 穿越历史的激越呐喊
-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 欲望不息 生命不止
- 论李群玉的神女诗
-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