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3
《兰兰过桥》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要求:
1、认识“梁、程”等12个生字,会写“兰、各”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两种很有特色的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欲。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学生自由答)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
二、初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要求:a读准字音,b读通课文。
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两种桥:潜水桥、塑料桥)
a你是从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到这个答案的?(第二段最后一句话)
b鼓励引导:你很会读书,请再往下读课文,看看爷爷是怎么告诉兰兰的。
3、课义的哪段写潜水桥?谁来读读?
4、课文的哪段写塑料桥?谁愿意读读?(请举手的同学齐读)
5、再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生四自然段。
a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b四人小组讨论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结实、透明)
c兰兰在潜水桥里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
2、学习课文第六至九白然段。
a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
b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
c说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携带方便)
3、学习第十自然段。
a齐读第i自然段。思考;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桥梁专家)
b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
三、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课文
1、朗读全文。
想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
二、巩固识记、书写生字
1、学生识记生字.自读生字表中的字。
2、互读、互查。
3、教师检查生字。按序抽读:齐读,分组读.个人开火车读,打乱顺序指名读。
三、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生字,师生共同突破难点。
2、学生书空。
3、学生练习,互相评价。
四、激发创新思维。
以“说说你心中的桥”为题,鼓励学生奇思妙想。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你们,在我心里
- 播种爱
- 60年是的光辉岁月
- 雪思
- 我的收藏
- 记祖国60年华诞
- 临窗观雨
- 如果,我能再做一会小学生
- 伊人红妆
- 在困难面前我努力盛开
- 绝唱
- 我们家的故事
- 我心中的那扇窗
- 逆光如伤—风
- 母爱
- 商传先生著《走进晚明》出版
- 关于巴金《没有神》的一点考释
- “微时代”高频转发下意见领袖的网络失范行为及其治理
- 八股应试教育:清代书院改革的主要指向
- 晚期罗马帝国防御体系重建视角下的君士坦丁堡建设初探
- 陈修良访苏记
- 深切怀念本刊顾问曾彦修先生
- 罗马帝国情报系统的建设
- 试论《武王践祚》的文本流变
- 论秦代金布的隶属及其性质
- 我参与处理“揪刘火线”
- 元治理: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理论参照
- 我所接触的江青
- 章太炎的东方语言文化观与日本
- 王学在岳麓书院的传播
- 《司马光》课文
- 《司马光》教后反思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二
- 改写《乌鸦喝水》的指导和学生习作
- 《浪花》课堂设计之一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三
- 《乌鸦喝水》课文内容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五
- 《司马光》课堂实录之一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四
- 《浪花》课堂设计之三
- 《司马光》课堂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评课
- 《浪花》课堂设计之二
- 《司马光》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