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0
假如你是小壁虎
快要讲《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了。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了,为了逃命,它把尾巴挣断了。而后,它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终因它们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本课以连环画形式呈现,课文中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农村的低年级学生读这样的课文会有困难。要想把这一课讲好,并让学生带感情地读出来,我真是没有把握。怎样才能上好这堂课呢?
晚上,女儿在看电视节目《玩偶1+1》。她专心致志地看着,脸上的表情随着剧情时而高兴、时而紧张。看完节目之后,小家伙意犹未尽,非让我和她一起重演刚才的节目。看到女儿的样子,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把课堂教学也变成演节目的方式进行呢?这样一来,孩子们学课文的积极性会不会高涨起来呢?我为自己的想法感到高兴,竟有些迫不及待地想快点上课了。
鼓励质疑 激发读书兴趣
第二天上午,第一节就是语文课。板书过课题之后,我开始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点什么?”
沉默了一会儿,开始有人举手。“课文有几幅图?”“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了?”“它借到尾巴了吗?”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只有先产生疑问,才会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寻求答案。这是进行开放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我让孩子们自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以引起他们主动探索问题的兴趣。
老师,我,我……
接着,我让孩子们开始读课文,并提出要求:不会读的字,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同桌,或者猜读。教室里立刻响起朗朗读书声。读了几遍之后,我引导他们看第一幅图。
“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
“一条蛇把小壁虎的尾巴咬掉了!”
“这条蛇真厉害!小壁虎没有尾巴了,它心里会怎么想呢?”
教室里又是一阵安静,孩子们的脸上现出思索的神情。
“这条蛇好厉害呀!”张梦站起来回答说,面带惊异之色。
“我没有了尾巴,怎么办呢?”袁芳力,这个平时回答问题总是出错的小家伙,这次答的倒不错。他的脸上还带有着急的样子呢。
“唉哟,好疼呀!”史梦璇装腔作势着痛苦的样子回答。
听着孩子们回答,看着他们的神情,我真有点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一直认为不太会说话的孩子吗?他们回答竟是这么好。
课还在有不紊地进行着。当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都没有借到尾巴时,我又问:“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哪幅图画的是这个内容呢?”
“第五幅图。”孩子们齐声回答。
我接着又问:“假如你是小壁虎,你这时会想些什么呢?”
“我!”“我!”“老师,老师!”……嗬!此时课堂气氛一下子又活跃起来。有些孩子急得站起来了。看到这种情景,我心里十分高兴。这不正是我期待的吗?
“我借不到尾巴,小尾巴,怎么办呢?”李健站起来急急地说。
“没有了尾巴,小伙伴会笑话我的”。冯安琪焦急地说。
……
我们的孩子并不比城里的差!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多么丰富啊!
我激动地大声说道:“你们说得太好了,把你们的想法写在本子上,好吗?”
拓展
这是最后一个环节了。我问孩子们“大自然里有许多小动物它们都有尾巴,你能说出它们尾巴的用途吗?”
“狗有尾巴,它的尾巴可以赶苍蝇。”王庆站起来,大声地说。
“你怎么知道的?”
“有一天,我看见我们家的小狗用它的尾巴赶苍蝇的。”
……
农村的孩子原本就比城里的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多,只要能细心观察、勤思考,就会学到更多的知识。我及时对王庆进行了表扬:“王庆,你真是一个爱观察的孩子。同学们,我们身边处处有知识,只要我们留意,用心思考,勤于提问,就会学到许多知识。”
反思
现代教学论专家卡斯特金对情感功能进行了专门研究。他说:“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本节课,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想像自己就是小壁虎,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我以学生为主体,由他们自己提出想解决的问题,然后具体进行引导。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对学生的潜在能力进行了“开发”,一堂课上得生机盎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被同学欺负了
- 我的帅爸爸
- 精灵的小表妹
- 我的妹妹
- 新来的老师
- 深山中的看林人
- 我的妹妹
- 一件有趣的事
- 爱哭鼻子的弟弟
- 胆小的我作文
- 我的懒虫爸爸
- 未来的我
- 回忆童年钓龙虾
- 我的周老师
- 没有蛋糕的生日
- 麦田里的少年
-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 讽刺微小说四则
-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 心灵的拷问
-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 爱因斯坦奇迹年
- 思想碎片拾零
-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 在地图上飞行
-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 父亲的样子
-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