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18
无巧不成书
“借”车事件引出的话题
深夜十一点半,手机来电声把我从甜蜜的梦乡中“拽”醒。接通电话,一个伤心欲绝的母亲哭诉着:“傍晚时,我儿子(我班的一名男生)骑着新买的自行车去找表妹(我班的一名女生)玩。骑到他表妹的小区时,有个陌生的年青人拦住了他,叫他的车借自己骑一下,到前面红绿灯处马上就回来,陌生人的车呢?押在他这里,我儿子不假思索就把车借给了那个陌生人,可那青年人骑着他的新车是一溜烟就消失在人海中,只留下一辆破车。他姑姑知道后,批评了他一句,他就往街上跑,到现在都还没回家,全家人是满大街地找。老师找不到儿子,我也不想活了!”安慰了家长几句话后,我翻开通讯录,拨通几位学生的电话,想问问会不会在同学家,可都是无人接听,想想也是这么晚了哪个孩子不睡了?
过了半个小时家长又打来电话,说孩子回来了。我这颗悬着心总算放下来了,我坐下来陷入了深思:明天的语文课是习作课,刚好是“习作四”——学会生存的写作主题(人教版六下第四组)。生怕学生习作时无素材可写,我早已布置学生去搜集、了解有关自我保护的材料。看来是无巧不成书,现在有个鲜活的素材在眼前了。同时我又感慨:自我防范之类的安全教育,在以前的教学中都已教育过好几次了,为什么这个孩子面对一个骗子怎么会没有一点防范意识,看来说教都是苍白无力的;还有事发以后,他居然选择逃避。这所有的一切都等待着我去拨开云层。
第二天,一大早我来到学校,找到那位男生问清事情来龙去脉后,我认真地问他:“作文课上,周老师想用你这件事让大家来写一篇如何提高自我防范的作文行吗?我肯定不会说出你的名字。”他马上回答道:“没关系很多同学已经知道了,我昨天回家,妈妈已经教育我一大通,我也想听听同学有什么好办法。”
作文课上,我让学生先交流自己前段时间搜集和了解到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后,我便把“借”车事件一五一十地叙述给学生听,还不知情学生一个个睁大眼睛,咬牙切齿地都为丢车的同学鸣不平,见学生反应我马上说:“同学们,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我们身边总会有些骗子,我们该如何揭穿骗局,学会自我防范能力呢?“借车”事件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办?”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献计献策:
“要求他把身份证押在我这儿。”
“说自已有急事要走了,请他找别人借。”
“可以给他5元钱,叫他坐出租车。5元钱比1000多元损失少吧!”
“可以故意转过头说‘爸爸,你回来了’。等那人回头时,马上骑车走人。”
……
师:众人拾柴火焰高,感谢大家想出这么多好办法。可是,当我们不小心犯了错,像被人“借”去车,我们能逃避,选择不回家吗?那又该怎么做呢?
“马上报警,向警察说清事情的经过,说清骗子的长相。”
“回家向父母说清事情的经过,请求父母的原谅。”
“父母如果骂几句,那也是应该的,毕竟损失了一千多元钱。”
“我会把这件事发布在网站上,希望别人不要再上当受骗。”
我看看那位学生不住地点头。
看着孩子们亢奋地举着手,我马上叫他们拿起手中的笔开始习作。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作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殊不知写作的根据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说起。” 平时很多时候的作文教学我们都苦于不能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只按照教材的安排,让学生奉命作文,这就导致了很多的学生一拿到作文题目就不知道要写什么,从哪下手,脑子里一片空白,最终捏着鼻子乱吹一通,草草了事。这次的“无巧不成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会从生活的沃野中开掘作文的源泉。只有学生的头脑中有了丰富的“文源”,才会逐渐从“要我写”转变成“我要写”,逐渐步入“我手写我心”的自由王国。同时通过作文的形式,相信学生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会增强,比起平时的说教,应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学生习作:
防人之心不可无
很多时候,人总是对坏人掉以轻心;当事情发生后则后悔不已。
可不是吗?昨天,在我们班的一位同学身上就发生了一件“自行车被骗案”。或许你会认为他太单纯,但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也许你也不能保证你不会被骗。下面来听听事情的大致经过吧!
在星期天的傍晚,我们班的一位同学骑着一辆崭新的“捷安特”去找表妹玩。在半路上一个陌生青年跟他搭讪,叫他的车借自己骑一下,到前面红绿灯处马上就回来。他是不假思索就把车借给了那个陌生人,可那青年人骑着他的新车是一溜烟就消失在人海中,只留下一辆破车给他。
发生这件事后,我们班进行了大讨论,想出一个又一个的好对策,就如天空中的繁星一样。
主要方法有:
一、请对方拿出相关证件抵押在自已这里。如身份证、驾驶证等。
二、问清他为什么不骑自己的车,而要骑别人的车。借此回绝他。
三、给他几块钱让他坐出租车,破点小财免大财。
四、如果对方强逼你要把车借给他,想办法得到边上大人的帮助。如“大声呼叫”。
五、“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勇敢地对陌生人说“不”。
其实,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只在于你的勇气与智慧,还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一个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在此我希望受骗人不要伤心消沉,学会“吃一暂,长一智”。没有受骗上当过的人要敲响警钟,对陌生人多个心眼。更希望那些骗子能改邪归正。
新时代钟声已经敲响,祖国的未来属于我们,我们的未来将会多美好,但生活中还有许多时候需要我们多加防范,让我们学会生存,成为祖国最鲜艳的花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亮点
- 家乡的冬天
- 一次性的利与弊
- 《坐井观天》续写
- 做人
- 长城——祖国的骄傲
- 我眼中的校园
- 新能源的开发
- 心中的红烛
- 思索
- 我长大了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不灭的明珠
- 栀子花
- 美丽的洛浦——我的家
- “铁人”斯大林伤心的家庭生活
- 漫话唐代贵族之兴衰
- 罂粟:加重清末大饥荒的“经济作物”
- “均平”的幻象
- 刘少奇“收”鸡蛋
- 北宋名将种世衡的用间之道
- 一名仵作引发的官场地震
- 韩复榘山东反腐
- 七千人击败一个帝国
- 惊风密雨:武则天夺宫记
- 我的抗战生涯和负伤经历
- 李贺愤世幽怨的诗歌人生
- “招摇”怎样算“过市”
- 中国首次参加德黑兰亚运会的台前幕后
- 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儿子韩彦古行雅贿
- 无巧不成书
- 《凡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 《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2(六下)
- 《识字5》教学设计(一下)
- 《四个太阳》教学思考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 引领学生阅读外国文学名著
- 《四个太阳》教学实录与评议
- 《四个太阳》教学反思
- 《识字5》教学设计(一下)
-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
- 《识字5》教学片段与评析(一下)
- 《识字5》教学设计(一下)
- 《四个太阳》教学片段与反思
- 《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