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5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出示乌鸦图。同学们,你们认识乌鸦吗?你们了解有关乌鸦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小乌鸦。(板书课题:乌鸦喝水)
2.活动:出示乌鸦喝水图,引导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比一比谁说的最简洁,最准确。
二、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教材上放大的图片。说一说你认为每一幅图片都表达了什么意思?(观察图片,同桌间相互交流)
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组汇报、师生共评)
三、识写生字
1.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并用生字组词。(同学间相互评价、纠正)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乌、鸦”等9个生字的?(小组讨论,汇报)
3.指导书写“可、石”等6个生字。重点指导“办、找、许”。重点提示“办”字的笔顺,“找、许”容易写错的地方,如:找,漏写最后一笔“点”;许,右半边写成“牛”。
4.同学们,把你们写的生字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好吗?看谁把生字宝宝写得最好看?(在小组内展示,相互评议)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看生字宝宝又和大家见面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认读生字并组词)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喝水》,让我们再次走近那只聪明的乌鸦吧!
二、深入感悟
1.出示图片。(小组观察、讨论)
2.边看边想:我们在口渴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那么,这一部分应怎样读最好呢?(分组练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4.乌鸦喝不到水,想出了什么办法呢?它是怎样想出来的呢?(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小结:乌鸦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的事物,一边想出办法的。
6.观察第二幅图片。
7.以小组为单位,用长颈瓶、小石子等动手做实验,注意观察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理解“渐渐升高”的意思。(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边做边说出操作过程。小组汇报、师生评议。)
8.谁能用“渐渐”说一句话?(造句练习、师生共评)
9.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小组内练习,再展法读)
三、拓展练习
1.出示思考题: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小组合作交流、表达见解、师生评议。)
2.教师拿出小动物头饰(大象、小猴子、袋鼠、啄鸟等)。启发思考:如果我们是这些小动物,我们会怎样帮助小乌鸦呢?(小组讨论,把合作想出来的办法表演出来,小组间相互评价。)
3.背诵课文。把这篇课文背着讲给大家听。也可以加上自编的动作边背边演。
4.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一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做人
- 我眼中的校园
- 新能源的开发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心中的红烛
- 长城——祖国的骄傲
- 一次性的利与弊
- 我长大了
- 家乡的冬天
- 栀子花
- 亮点
- 美丽的洛浦——我的家
- 《坐井观天》续写
- 不灭的明珠
- 思索
- 基于构建主义角度探究英语语言学教学
- 父权下的自我
- 高职生方向感的构建研究
- “敦伦”原来是“房事”
- 大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规范与引导研究
- “天使”还是“妖妇”
- 包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 浅析秦观与张耒诗文的异同
- 教学共同体视角下对高校教师评价工作的反思
- 浅析湖南花鼓戏中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
- 任务型英语教学的评价策略与方式探讨
-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
- 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构建
- 一位大学新生受网络诈骗后的工作案例分析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