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4
《司马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
4.想出新办法,发展创新思维。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或多媒体,生字卡片,小黑板。
学生:读课文,标注生字、自然段;收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
第 一 课 时
谈话引入,揭题激趣
1.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板书:司马光)
2.认读生字“司”。齐读课题。
3.简介司马光。
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看插图或多媒体课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小黑板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抽读检查。
4.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司马光在花园里遇到了什么事?
2.指导朗读2、3自然段。
a.引导看图(或用多媒体演示当时的情形)。
b.自由朗读,体会课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c.指名读第3自然段,感受情况的紧急。
3.小伙伴们是怎么做的?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4.大家试着做做司马光的动作,体会“举”“砸”。
指导朗读。比较“别的小朋友”和“司马光”的不同表现,边读边体会。
老师引读: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小伙伴──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呢?……最后……。
课后思考,拓展思维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第 二 课 时
讨论交流
司马光沉着机智,救出了小伙伴。你能想出别的办法救出那个小朋友吗?比一比,看谁的办法最好。
1.学生自己想办法。
2.分组交流,推选出好的办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适时评议办法的优点和不足。也可以与司马光的办法比一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在当时的情况下,什么办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读课文,并说说司马光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鼓励学生用生字组成词语,(积累词汇,巩固识字)教师给予肯定或指正。
3.采取小组竞赛、词语接龙等形式,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自由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根据故事发展的顺序,教师引导背诵。
指导生字书写
1.认读“别”“到”等6个字。
2.引导观察这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双耳的书写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生字。
4.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心中的红烛
- 《坐井观天》续写
- 我长大了
- 不灭的明珠
- 新能源的开发
- 长城——祖国的骄傲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我眼中的校园
- 亮点
- 一次性的利与弊
- 栀子花
- 美丽的洛浦——我的家
- 思索
- 家乡的冬天
- 做人
- 父权下的自我
- 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保障机制的构建
- 浅析秦观与张耒诗文的异同
- 包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
- “敦伦”原来是“房事”
- 任务型英语教学的评价策略与方式探讨
- 浅析湖南花鼓戏中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
- 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
- 教学共同体视角下对高校教师评价工作的反思
- 高职生方向感的构建研究
- 大学生网络利益表达的规范与引导研究
- “天使”还是“妖妇”
- 基于构建主义角度探究英语语言学教学
- 一位大学新生受网络诈骗后的工作案例分析
- 《称象》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