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6
《猜谜游戏》教学片断与评析
【教学内容】
利用猜谜、编谜让学生练习口语交际。
【片段一】
师:看小朋友们刚才猜得那么起劲,黄老师想加入到你们的猜谜游戏中去,谁出个谜语来考考老师?
生:我让老师猜一种动物。像马不是马,样子挺可怕,时常在水里,嘴巴特别大。
师:(作思考状)我猜是“河马”,对吗?
生:对。
师:你怎么不问问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黄老师,您是怎么猜出来的?
师:因为河马喜欢生活在水里。它像马不是马,样子长得挺可怕,嘴巴又特别大。我说得有道理吗?
生:(点点头,表示赞同。)
师:既然我猜对了,你也该表扬表扬我呀!
生:棒,棒,棒,黄老师猜得棒。
生:我也想让老师猜一种动物。又肥又胖一身膘,不爱清洁不洗澡,人人说它懒东西,吃饱喝足就睡觉。
师:(故作猜不出状)谁来帮帮我?
生:我来帮你,黄老师。我猜是“猪”。
生:对了!请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因为猪很懒,吃饱就睡,睡饱又吃。
师:(面向全班)他说得有道理吗?
生(齐):有。
师:(走到生前)谢谢你的帮助。
【片段二】
师:大家那么喜欢猜谜,有没有想过尝试自己编谜呢?
生(争着答):有。
师:语文课上咱们认识了许多汉字。你们能将它们编成字谜吗?请邀上你的好伙伴,一起互编互猜字谜吧。呆会儿,咱们将评选出编谜大王和猜谜高手。
开展编字谜游戏。(学生自由组合,互编字谜,互猜字谜,教师融入其间。)
师:刚才,不少小朋友围着我,纷纷说出他们自编的字谜考老师,我猜对了不少,看看谁能赛过老师。成为今天的猜谜高手。谁的字谜编得好,也能得到老师送给他的光荣花。谁来?
(班级学生举手如林,个个跃跃欲试。)
生:一个日本兵,拿着一把刀,杀死四口人。谁能猜得出?
生:是“照”,照片的照。因为左上角的“日”代表日本兵,他拿着右上角的那把刀杀死了四口人。底下那四点底就代表四。
(师为优秀的编谜者和猜谜者颁奖。)
生:米会走路,猜一字。
生:是“迷”,迷路的迷。
师:我也来出个自己编的字谜:运粮食,打一字。
生:(沉思片刻)还是“迷”。
师:是啊,同样一个字,我和这位同学编的谜面却不一样,(转向该生,与其握手)咱们一样能干。
生:有个女孩在吃东西。猜一字。
生:如。
另一生举手:我还有一种编法:女孩张口说话。
生:一口吃掉一个玉米。猜一字。
生:是“国”字。因为“□”像口,里面有根玉米。
(班级学生举手如林,大家都想把自编的字谜展示出来,生生交际达到了高潮。)
【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课堂上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再扮演至高无上的权威者,而应做好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甚至是共同学习、探索中的平等伙伴。课上,我以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猜谜活动,一则改变了以往教师出题考学生的惯例,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民主、友善、亲密,师生在双向互动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身心愉悦。再则,教师在参与猜谜中示范交际,为学生在下一环节的猜谜活动中学会口语交际,做好了厚实的铺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没有智力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为此,在学生互出互猜谜语的基础上,我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编字谜。孩子们通过自由组合,在互编互猜字谜中,不仅想像力、创造力得到了发展,所学过的生字也得到了巩固。他们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人人脸上都充满了自信的笑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竹间音韵
- 友谊长存
- 迷蒙的老树,魁梧的老树.
- 能否实现理想社会
- 我们班的“风行四人组”
- 我过去的十四年
- 大禹陵行
- 来自月球的回望
- 想大声说爱你
- 雨夜钢琴
- 如果没有母亲
- 上网利弊谈
- 忘不了那双眼睛
- 万事要勤奋
- 伪装
- 英汉双及物结构及其转换句比较分析
- 回顾成都“笔墨东方”书法大展
- 中外合作办学下的英语课堂反思与建构
-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历史上的“中央特科”
- “犊鼻T”之我见
- 《杨白花》本事浅说
- 论我国大学生就业中“阿米绪现象”的政府责任归位
- 腊月风和意已春
- 反思与建构当代教育科学研究
- 时政话语中隐喻英译的意识形态操控
- 豫北农村青年生育观转变的人类学分析
- 大学的追求与目标――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 浅谈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
- 中美高等教育评估比较研究
- 《雷雨》教学设计
- 《猜谜游戏》教学片断与评析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猜谜游戏》课堂实录点评及反思
-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
- 《最大的“书”》词语教法
-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一下)
- 《猜谜游戏》教学设计及评析
- 《雷雨》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一下)
- 《雷雨》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五》教学片段与评析(一下)
- 《称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