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将相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难点
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内容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并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暂不作答。这个故事还是写蔺相如,与其他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三大段,先小声朗读后讨论
①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主要写谁,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②从蔺相如对廉颇的步步退让中,进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③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④故事的结果怎样。
四、讨论(搞清联系)
1.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3.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五、作业
1.熟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
2.复习生字,练习要求听写的词语。
第三课时
一、复习各部分内容及小标题,进一步明确各部分间,各部分与整篇的关系。
二、通读全文,准确归纳中心思想及人物特点。
1.中心思想:课文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以及他们从国家利益出发,加强团结的精神。
2.人物特点:
三、字词练习
1.讲讲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个成语的理解,练习造句。
2.听写词语。
四、作业
1.复习本文,重点复习人物特点和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习类似文章的方法。
2.预习下文,要会读,并考虑课后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哭鼻子的弟弟
- 我的帅爸爸
- 我的周老师
- 我的妹妹
- 精灵的小表妹
- 我被同学欺负了
- 我的妹妹
- 未来的我
- 胆小的我作文
- 新来的老师
- 深山中的看林人
- 回忆童年钓龙虾
- 没有蛋糕的生日
- 我的懒虫爸爸
- 一件有趣的事
- 麦田里的少年
-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 心灵的拷问
- 爱因斯坦奇迹年
-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 父亲的样子
-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 思想碎片拾零
- 讽刺微小说四则
- 在地图上飞行
-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