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21
《丑小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烘”等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课前准备
1.“丑小鸭”“公鸡”“鸭妈妈”“鸭姐姐”“小姑娘”“猎狗”“小鸟”“天鹅”的头饰。
2.课件:丑小鸭出生、出走的动画片。
3.生字、生词卡片。
第 一 课 时
播放动画片,导入新课
1.播放《丑小鸭》动画片,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激发学习的兴趣。
2.学生说说看见了什么,整体感知丑小鸭出生后的遭遇。
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想有什么问题。
2.学生质疑。
3.学生互相解答,老师参与。
4.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a.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与同桌合作读准字音。
b.小组合作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老师巡视指导容易读错的字。(易错的字:烘、亏)
c.同学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的方法。
5.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小组长组织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6.小组间竞赛读课文,看看哪组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7.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巩固生字
1.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小组内合作认读)
2.用做游戏的方法巩固生字。(摘苹果或给动物名字)
课堂练习
1.读词语。(出示软件认读)
2.积累词语。(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画下来,读一读,也可以抄在词语集锦本上)
课外作业
观看动画片,了解《丑小鸭》的故事情节。
第 二 课 时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出示软件,播放“海报”)内容如下:我校雏鹰电视台招收为故事《丑小鸭》配音的小演员,欢迎广大学生踊跃参加。
2.明确目标:配音需要把课文读得流利、动听,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别人。故事读得流利,我们已经做到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谁能读得动听,打动听众的心。
自行探索,感悟课文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评读,小组轮流读,轻声读),看看有什么感受。
2.读完课文后会有很多感受吧?小组内先交流一下。(通过表演或读一读表达感受)
小组交流,汇报体会
1.播放《丑小鸭》出生时的影碟,让学生说说丑小鸭出生时的样子,体会其“丑”。并复述第1、2自然段的内容。
2.小组合作,汇报感受。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读后说说这一段落给你什么感受。(小组间相互补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或表演来汇报)
a.第3自然段重点理解“讨厌”“欺负”“孤单”,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b.第4自然段重点通过表演小鸟“讥笑”和猎狗“追赶”,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c.第5自然段重点通过学生想象丑小鸭是怎样“悄悄过日子”来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d.第6自然段重点通过观看录像丑小鸭趴在冰面上冻僵了,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e.第7自然段重点通过读“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这句话,体会丑小鸭高兴、愉快、激动、幸福的心情。
拓宽空间,升华认识
1.假如这只“丑小鸭”来到你的身边,你会对它说些什么?
2.这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见到了“鸭妈妈”“哥哥”“姐姐”会说些什么?
配音竞赛,评选配音演员
1.小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的配音演员竞选。
2.同学与老师对竞选者进行评议。
3.合格小演员推荐给校雏鹰电视台。
第 三 课 时
巩固练习
1.认读要求认识的字。
a.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集体读。
b.分组竞赛认读。
2.自荐讲《丑小鸭》的故事。
3.分小组交流自己积累的本课词句。
写字指导
1.指导观察。
a.看看本课生字都是什么结构,书写时注意什么?
b.注意区别“鹅”和“鸭”。
c.“蛋壳”“欺负”“翅膀”三个词语较难写,应重点观察。
2.示范指导。
a.范写“鹅”和“翅膀”两个词。(提示部件的摆放,让学生认真看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b.“鹅”为左右结构,应注意左窄右宽;“翅”字,注意捺应该伸长;“膀”应左窄右宽。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展示书写的字,师生评议。
完成课后练习,阅读“我知道”
1.明确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同桌互相订正。
3.自读“我知道”,再说说自己还读过安徒生的哪些作品。
课外作业
选看《安徒生童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喜欢的电脑游戏
- 我教奶奶学电脑
- 快乐的端午节
- 魔幻磁力棒
- 我家聪明的小狗
- 妈妈煎的荷包蛋
- 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
- 调皮的小雨点
- 开学自我介绍
- 记一次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
- 我学会了包饺子
- 我妈妈是个好教师
- 放生小麻雀
- 爱打喷嚏的老爸
- 漂亮的妈妈
- 英语教学中渗透和讲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 英国旅游文化
- 西方浪漫主义传统文化价值分析
- 浅谈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
- 西方文化在服饰设计中的体现
- 青年毛泽东的中西方文化观刍议
- 颜色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对比
- 从“红色”看中西方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与历史性差异
- 从《英国情人》谈布鲁斯伯里文化圈与新月社的异国友情
- 试析中西方传统文化内涵及其对中国当代教育的影响
- 论《蝇王》对西方传统文化的颠覆
- 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浅析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的精髓
-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西方文化知识的导入
- 浅谈西方文化教育在小学课堂开展的必要性与途径
-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透视英国创意文化产业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 《邹忌讽齐王纳谏》问题探究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词类活用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 《邹忌讽齐王纳谏》写作特色
- 《邹忌讽齐王纳谏》结构分析
-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分析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 《邹忌讽齐王纳谏》重难点讲解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 《邹忌讽齐王纳谏》疑难解析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