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4
一年级语文下册《火车的故事》全套一二课时教案版本1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会写“名、发”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火车的发展,激发创造的欲望。
【课前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关于火车的故事,(边说边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火车的故事》,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读通课文。
2、检查识字情况。
齐读,分组读,抽读。
3、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4、自读第1、2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当做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
5、读第3自然段。
⑴ 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什么?
蒸汽机车(第二幅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教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
⑵ 磁悬浮列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列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上海也有)
⑶ 朗读领会。
6、自读第4、5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⑴ 理解“夕发朝至”:“夕”是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早上,“至”是到。谁能把词语意思连起来说说?(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
⑵ 爸爸还说了什么?
⑶ 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如: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海面及山势的剖面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海拔”。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骆驼减肥记
- 家乡的秋天
- 我的班主任
- 老师不在时……·
- 气球娃娃(二)
- 我的建议。
- 去儿童游乐场
- 新世纪文学社成员介绍
- 第一次坐飞机
- 比汽球更重要的
- 新世纪文学社介绍
- 新世纪文学社成员介绍
- 书法乐
- 新世纪文学社成员介绍
- 家乡胜景——秦皇台
- 动画速写漫谈
- 谈传统民间艺术在当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及价值
- 浅谈工笔画的写意性
- 四川震后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及对民族凝聚力的促进作用
- 迁移灯光在室内餐厅设计中的运用
- 《调查中国生活真相》主要调查方法的分析
- 美国巧实力运用背景下的中美关系
- 校园戏剧 2014年10期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动研究
-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高素质金融从业者的角色定位与培养
- 关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探讨
- 校园主持人常见问题及培训策略
- 弄堂交换与邻里团结
- 新经济时代的人本管理初探
- 某轨道交通项目车站混凝土支撑轴力报警情况分析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会“呼吸”的公路》教学设计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山行》教学设计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写给云》教学设计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植物的睡眠》教学设计
- 《可爱的大熊猫》探究感悟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分析
- 《可爱的大熊猫》参考资料
- 《植物的睡眠》探究感悟
- 《会“呼吸”的公路》探究感悟
- 《植物的睡眠》拓展
-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可爱的大熊猫》教学设计
- 百科知识-大熊猫
- 《写给云》参考资料
- 《地球清洁工》参考资料
- 《会“呼吸”的公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