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一年级语文下册《称象》第一课时教案
称象参考教案一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要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4自然段。
三、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怎么办呢?(可以称一称。)教师板书“称”。谁听过称象的故事?怎么称?结果怎样呢?请带着问题学习第6课。
(二)初步阅读,领略课文内容。
1.大家小声读,标出自然段序号。(5个自然段。)
2.指五名同学读全文。大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了一个曹冲出主意称大象的故事。)
课文是怎样具体叙述这个故事的呢?下面我们细学课文,理解内容。
(三)细学课文,分析内容。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课文第几段写这个内容?(故事发生在古时候,课文第1自然段写这个内容。)
(2)请一个同学读第1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有人给曹操送来一头大象,曹操带着儿子和大官们来看象。)
(3)看书中插图。
从哪里看出是古时候?谁是曹操?周围都有谁?(略)
大象是什么样的?官员们怎么看?曹操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官员们说出了什么办法?我们学习2、3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大家默读这两段。
用“——”画出描写大象样子的句子。
(2)指名读第2自然段。
大象是什么样的?这里说大象的什么像堵墙?为什么这么比喻?腿像四根柱子又说明什么?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里说大象的身子像堵墙。因为大象的身子又高又大,所以这么比喻。腿像四根柱子,进一步说明大象身体重。用具体的事物做比喻进一步说明大象的高和大。)(3)官员们是怎么议论的?
(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多“到底”这个词。)
到底:究竟。
两句话哪句话写得好?怎么好?
第二句话增加“到底”一词,加强了语意和语气,把官员们那种急切的心情描写出来了。
(4)指导朗读。
读描写大象的句子,应该把大象高而大的意思强调出来。读官员们议论,应该读出大家急切的心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外公
- 母亲真傻
- 爱的音乐
- 暑夜
- 我和理科的斗争!
- 寻秋
- 追寻梦的方向
- 颂秋
- 勇于尝试
- 忆“白杨”
- 阳光里的爱
- 水晶
- 特殊政客
- 聊一聊身边的“话”
- 对在错时
- 《东北军独立一师》:讲一个好看的故事
- 满族的“妈妈口袋”及其礼俗
- 我们的亲戚
- 小镇人物续写三题
- 请打开我的身体
- 电影啊!电影
- 文盲老师“关内侯”
- 那晚,我想叩响您的门扉
- 湖边札记 2015年1期
- 2014年最令人震撼的太空摄影
- 消失的西蛤蟆屯
- 小城记忆 2015年1期
- 试着与万有世界一再相逢
- 与山神交 2015年1期
- 走动的语辞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01
- 七年级下册《竹影》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4(第三课时)
- 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2
- 七年级下册《竹影》教学设计01
-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语文下册《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