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8
七年级下册《竹影》教学设计01
《竹影》 教 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生动而充满童趣的描写。
2、 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3、 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4、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对艺术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
1、 文生动而充满童趣的描写。
2、 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
2、 在文学中体会艺术的美,在艺术中体会文学的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讨论;比较阅读;提问;点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丰子恺儿童漫画导入其文(《竹影》)。
二、学生简介作者丰子恺。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朗读新字词。
2、概括课文内容。
四、品味课文,体验趣与美。
1、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2、小伙伴和爸爸的谈话主要围绕哪两个方面来进行?你对这两个方面是怎么认识的?
一方面: 竹是否难画的问题
另一方面:画竹所用的颜料问题
五、欣赏。
爸爸和孩子们的谈话涉及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中外名画,讨论它们有什么不同。
六、比较阅读。
将本文与上册书中的《童趣》比较阅读,谈谈它们的异同。
七、拓展延伸。
这些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作家童年时的童真童趣,同学们,想一想你在童年时都做过哪些游戏?
八、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九、作业。
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写一篇短文,充分体现童趣。
一、导入:大家看到的两幅漫画是“瞻瞻的车(二)脚踏车”;一幅是“瞻瞻的黄包车”。这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丰子恺先生曾说:“我企慕这种孩子们的生活的天真,艳羡这种孩子们的世界的广大。”是啊!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更多留下的是像丰子恺漫画中童年的趣事,充满了童真、童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的童年,去看看他童年的一件趣事。(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媒体出示2)(学生齐读领会)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一)检查预习(媒体出示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颂秋
- 母亲真傻
- 暑夜
- 阳光里的爱
- 我和理科的斗争!
- 爱的音乐
- 勇于尝试
- 对在错时
- 我的外公
- 寻秋
- 水晶
- 聊一聊身边的“话”
- 追寻梦的方向
- 特殊政客
- 忆“白杨”
- 请打开我的身体
- 小镇人物续写三题
- 2014年最令人震撼的太空摄影
- 湖边札记 2015年1期
- 那晚,我想叩响您的门扉
- 电影啊!电影
- 走动的语辞
- 试着与万有世界一再相逢
- 消失的西蛤蟆屯
- 与山神交 2015年1期
- 我们的亲戚
- 文盲老师“关内侯”
- 《东北军独立一师》:讲一个好看的故事
- 满族的“妈妈口袋”及其礼俗
- 小城记忆 2015年1期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
-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下册《竹影》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01
-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下册《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02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4(第三课时)
-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下册《竹影》教学设计01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2
-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