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七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02
社
戏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学习小说通过语言行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体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2)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
二课时
预习内容
1、查字典解决生字生词
2、自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3、搜集与社戏内容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童年的生活是天真烂漫、多姿多彩的。提起童年,我们总会有无尽的回忆和向往。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不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充满怀恋,对他在农村的一段生活也记忆犹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社戏》这篇小说,相信你对文中的乐趣也会感同身受。
二、
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归省
行家
惮
絮叨
怠慢
凫水
家眷
皎洁
撺摄
凫水
潺
歌吹
蕴藻
楫
漂渺
纠葛
三、
整体感悟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1.
快速默读课文,理清小说脉络,把握小说内容。
2.
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画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语句,并大声朗读。
提示:
小说描写“我”幼时的一段乡间生活,主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小说由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第1—3节)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物。
第二部分(第4-30节)写到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一层(第4—9节)写看社戏前的波折。
第二层(第10—13节)写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三层(第14-ZI节)写在赵庄看社戏。
第四层(第22-30节)写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第三部分(第五节到完)写看社戏后的余波。
四、分析研讨: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
A写了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B.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C.
看社戏前的波折;D.夜航去看社戏途中;E.去赵庄看社戏;F.看社戏
后归航偷豆;G.六一公公送豆。
(2)详写的是:C
D
E
F
(3)略写的是:A
B
G
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围绕看社戏,浓墨重彩地铺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去看戏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对在错时
- 阳光里的爱
- 追寻梦的方向
- 爱的音乐
- 我的外公
- 颂秋
- 特殊政客
- 我和理科的斗争!
- 暑夜
- 母亲真傻
- 寻秋
- 勇于尝试
- 忆“白杨”
- 水晶
- 聊一聊身边的“话”
- 走动的语辞
- 与山神交 2015年1期
- 文盲老师“关内侯”
- 满族的“妈妈口袋”及其礼俗
- 试着与万有世界一再相逢
- 我们的亲戚
- 《东北军独立一师》:讲一个好看的故事
- 电影啊!电影
- 2014年最令人震撼的太空摄影
- 请打开我的身体
- 消失的西蛤蟆屯
- 湖边札记 2015年1期
- 小城记忆 2015年1期
- 小镇人物续写三题
- 那晚,我想叩响您的门扉
- 七年级下册《竹影》教学设计01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2
- 七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01
-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下册《竹影》教学设计02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
-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语文下册《真正的英雄》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下册《登上地球之颠》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
- 七年级语文下册《荒岛余生》教学设计02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4(第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