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06-14
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05
口 技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二、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四、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是教学目的一、二。
二、先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然后抓住口技人的艺术构思,启发学生的想象,来复述课文,以了解本文层次清楚的记叙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预习、解题、介绍作者、扫除语言障碍、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复述课文。讲读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有很多名人,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就是反映古代口技人高超的艺术才能。
板书课题后,解题、简介作者: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口技》是他的《<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二、指导预习
1. 查字典,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写出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吠fèi(狗叫) 叱chì(大声责骂)
倾qīng(斜) 顷qǐng(短时间)
2.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
3.思考“思考一、二题”。
三、研习新课
1.教师范读课文。
(提示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停顿、节奏、表情)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和词的含义。
3.齐读课文。
4.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语。
可让学生先找出文中的疑难词语,然后分组讨论。
应重点理解的词语是:“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力拉崩倒”、“???”、“战战”、“施”、“毕”、“绝”、“意”、“曳”、“指”、“名”。
5.掌握活用的词
活用的词是指有些词本只届某一词类,但有时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可灵活用为另一类的词,随着词性功能的临时转化,它们的意义也就相应地发生某种变化。活用词概念不必从理论上给学生讲,只要学生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千
- 只在乎曾经拥有
- 今夜随想
- 假如我是一名作家
- 初夏的回忆
- 先知后觉
- 读懂珍惜
- 童年情景
- 珍贵的礼物??醒悟
- 泪花的光芒
- 生活需要掌声
- 泪花的光芒
- 水色狂奔
- 夜游
- 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你的眼泪
- 双胞胎猫咪风靡网络
- 星星点灯 2015年2期
- 哪些品牌将占领2018年市场?
- 漫画与幽默
- 七巧板大象
- 世界最高科技游轮
- 美古复交幕后的秘密谈判
- 为了感情的健康 让电子产品走开
- 被低估的职业棒球手
- 用餐巾盖住脸 法国人违禁吃小鸟
- 2015年最值得推荐的餐厅
- 德国高尔夫美女球星桑德拉·盖尔
- 欧洲十二宝花落谁家(上)
- 回溯美国古巴116年关系史
- 美国人家的“年夜饭”吃什么(中)
-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01
- 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学设计2
- 八年级语文下整册教案全集
- 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05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4(第一课时)
- 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02
-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04
-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2(第三课时)
- 七年级下册《观舞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