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9
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应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诵读,积累文言词句。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赏析方法。
本设计以“醉”字为切入点,以“太守醉”、“我们醉”为突破口,带动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最后进行归纳、迁移。并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目标:
1.
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2.
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1)《醉翁亭记》的第二课时。
(2)课型:赏析课。
教学步骤:
一.
问题的提出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
板书课题、作者。(醉翁亭记,欧阳修)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
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出示两个问题:1.太守为什么而醉?
2.我们为什么而醉?
二.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一:太守为什么而醉?领悟其思想内容。
(一)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板书:
(二)那课文中那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
(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
→
琅琊秀色图
→
酿泉流水图
→
溪亭展翅图。
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活需要掌声
- 初夏的回忆
- 泪花的光芒
- 先知后觉
- 泪花的光芒
- 只在乎曾经拥有
- 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你的眼泪
- 珍贵的礼物??醒悟
- 水色狂奔
- 秋千
- 读懂珍惜
- 假如我是一名作家
- 夜游
- 童年情景
- 今夜随想
- 回溯美国古巴116年关系史
- 双胞胎猫咪风靡网络
- 星星点灯 2015年2期
- 用餐巾盖住脸 法国人违禁吃小鸟
- 哪些品牌将占领2018年市场?
- 德国高尔夫美女球星桑德拉·盖尔
- 被低估的职业棒球手
- 美古复交幕后的秘密谈判
- 为了感情的健康 让电子产品走开
- 世界最高科技游轮
- 2015年最值得推荐的餐厅
- 美国人家的“年夜饭”吃什么(中)
- 欧洲十二宝花落谁家(上)
- 七巧板大象
- 漫画与幽默
-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04
- 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学设计02
- 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
- 八年级语文下整册教案全集
- 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教学设计4(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诗词曲五首》教学设计2(第三课时)
- 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01
- 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05
- 七年级下册《口技》教学设计02
-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学设计2
- 七年级下册《观舞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