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探究性思维训练,理解难句。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1.个体抽查。
2.集体齐背。
二、悉心体味,感受作品的志趣美。
提问: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学生自由发言。
如: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我感受到一种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流露了作者恬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两句,作者赋予了山水情感、生命: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教师总结: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的。从社会根源来看。当时士林崇尚清淡、鄙弃世务,作者在这里流露的清高隐逸之情正是这种社会时尚的表现。从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由于他出身于寒贱家庭,在异常讲究门庭的南朝时代,仕途上很不得意,便由此转向逃避现实。当然情感的抒发与文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一对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也更加反衬出桐庐山水的惊人之美和具有一种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三、揣摩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1.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与学生交流。请学生谈谈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学生明确:本文的语言有一种音韵和谐美,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2.师生共同品味文章写景文字的形象生动。
(多媒体显示)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3)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6)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7)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教师即应给予褒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今天,我真高兴
- 我和中国结
- 放风筝
- 童年趣事
- “马失前蹄”
- 丰收
- 发成绩单
- 我学会了游泳
- 一堂有趣的魔术课
- 童年趣事
- 小实验大道理
- 一切皆有可能
- 扎气球
- 一堂有趣的魔术课
- 一切皆有可能
- 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趋势初探
- 关于小提琴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 探究《科利奥兰纳斯》中母亲形象的文化渊源
- 你不过是其中的一匹马
- 这里没有坏小子
- 一粒稗谷也能识人
- 从《老残游记》娼妓形象来看刘鹗的女性观
- 唐景椿《济南老街巷》评介
- 音乐剧与民族音乐的结合
- 是“苦”酿成了成熟的甘甜
- 依托社团文化建设提升大学文化境界
- 从目的论视角看汉语流行语的英译
- 心有感激,姿态从容
- 利用中学语文课文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 利用语法辅助的词块教学法提升英语写作能力的研究
- 静安区09-10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嘉定区09-10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 树河中学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期末复习提纲
- 桤泉思源学校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罗平二中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 兰州十一中初三语文2010年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马鞍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 邱升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检测试题及答案
- 辽阳市09-10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湾头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 崇明县09-10学年度初三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 吉安市09-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九校联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