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4.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常用的文言词汇。
2.分析、理解文章每段内容,从而理解全篇。
3.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
2、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文言文知识,自主、合作、探究。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索绕徜徉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
课件展示: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o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o韦庄)
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o苏东坡)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o刘嗣绾)
再看几幅富春江的图片,看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感受。(美。)
这一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富春江山光水色的短文――《与朱元思书》。(课件展示:课题)
二、作者作品简介
课件展示:
吴均(469-520),一作吴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本文选自《
》,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三、范读课文
1、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课文范读。有三个任务: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2、检查学生听读情况。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后,再齐读一遍。
韵
柯
飘荡
负势
轩邈
泠
嘤
缥碧
横柯
窥谷
鸢
和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四、学生自读课文,有三个任务:
1、熟读课文,争取背下来。
2、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
3、根据原文,用自己的话描述富春江的美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醉花阴
- 母亲的微笑
- 九月的阳光
- 我在乎明天
- 劳动最光荣
- 我最敬佩的人--鞋匠
- 变化
- 太阳
- 离开土地的小树
- 没有不可能
- 我的外公
- 暑夜
- 我的寒假生活
- 我的乐园
- 命运啊!飞翔!
- 从“唱词”文学透视秦地民间文化艺术
- 印度电影《三个傻瓜》的影视语言风格
-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禅学思想
- 蓝花布印染点画工艺的隐喻美
-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文学作品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探索
- 山水画是寄寓思想的表意艺术
- 从功能语言学的语境因素看《斗百草辞》
- 《小妇人》的女性形象分析
- 《礼物》中的“库拉”述评
- 陈映真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认同
- 心是永远的战场
- 归来:一个穿越历史现实的意象
- 试论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中“捕鼠机”的含义
- 人性的哀歌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