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1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马
说
1.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韩
柳
2.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世有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2然后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3祗辱有奴隶人之手(
只是)(
辱没
)4骈死于槽枥之间(
两马并驾
)(喂牲口用的食器)5不以千里称也
(凭,凭借)
(著称)6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吃没)7
食马者(通“饲”,喂)8
才美不外见(才能,美好的素质)(
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的
)(等同,一样)10或尽粟一石
(有时)11策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
)(方法,正确的方法。)12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通“才”,才能
)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鸣叫)(通晓)14执策而临之(拿着马鞭子
)(面对
)15其真不知马也(识别,了解)
3.从文中找出三个通假子并释义。
1食马者(“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表现)
1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
4.按要求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太阳
- 我的外公
- 劳动最光荣
- 我的寒假生活
- 命运啊!飞翔!
- 没有不可能
- 九月的阳光
- 离开土地的小树
- 变化
- 暑夜
- 我在乎明天
- 醉花阴
- 我的乐园
- 母亲的微笑
- 我最敬佩的人--鞋匠
- 归来:一个穿越历史现实的意象
- 《小妇人》的女性形象分析
- 从“唱词”文学透视秦地民间文化艺术
- 印度电影《三个傻瓜》的影视语言风格
- 人性的哀歌
- 心是永远的战场
- 文学作品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探索
- 《礼物》中的“库拉”述评
- 山水画是寄寓思想的表意艺术
- 蓝花布印染点画工艺的隐喻美
- 从功能语言学的语境因素看《斗百草辞》
- 陈映真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认同
- 试论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中“捕鼠机”的含义
-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禅学思想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3
- 八年级下册《俗世奇人》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2
- 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设计练习02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1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吆喝》教案版本2(第二课时)
- 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1
- 八年级下册《云南的歌会》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 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