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八年级语文下册《组歌》 教学设计
10. 《组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 注重朗读,感受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领悟其思想内涵。
⒉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欣赏品味中享受审美乐趣。
⒊ 模仿写作,初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感受与表达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素材作好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阅作者纪伯伦的有关资料,准备在课堂上作相关介绍。
教学内容:
⒈ 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这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及作者思想感情。
2. 品读欣赏,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3.通过模仿写作,锻炼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哪位同学能对此谈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所谓“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或者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体裁较为短小,具有诗质的致密等。
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
如屠格涅夫、波德莱尔、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我们学习过他的《金色花》。)我们还学习过高尔基的《海燕》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首散文诗的作者纪伯伦,其在散文诗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均可与以上诸位并肩。谁来对纪伯伦的有关情况作些介绍?
学生介绍后教师可作适当补充(参考教师用书上的“有关资料”部分。)
二、听读,整体感知形象及作者情感
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是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放朗读录音或教师配乐朗颂。
2. 默读思考: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浪 的雨
如:热情洋溢的浪 一往情深的浪 无比忠诚的浪 多情浪漫的浪 温柔善良的浪 痴情的浪 缠绵的浪 任性的浪等
滋润万物的雨 让山河欢乐的雨 让花草欢笑的雨 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神来了!
- 爱上雪纷飞
- 有这样一个地方
- 秋天
- 冬的尽头
- 外婆家的乡间小路
- 最爱的季节
- 迷人的西湖四季
- 静思园
- 春的使者
- 清清的小河
- 听,这自然之声
- 我爱大兴安岭的冬天
- 节日的欢喜
- 滨河大道
- 你凭什么有优越症?
- 记住奥斯维辛
-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编撰始末
- 十三岁女孩跳楼讨薪
- “挂羊头卖鸭肉”
- 在华沙,想起了张纯如
- 印出来的腐败
- 《西游记》外传
- 什么叫尊严
- 犹太母亲的育儿经
- 冤案的成本
- 挣得少更要去旅行
- 理解·沟通·成长
- 梅娘:一脉文心,续写传奇
- 斯文扫地之种种
- 《秋天的图画》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游子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读读、说说、演演:《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案教学设计
- 点金术(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 教案教学设计
- 才能来自勤奋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运用六(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葡萄沟 教案教学设计
-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505班主题中队会中队会教案:民族精神代代传 教案教学设计
- 庐山云雾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