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设计04

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设计04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设计04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
3.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透视文章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4.结合“研讨与练习”: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拓展思维,畅想表达。
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2.完成“读──读,写──写”。
3.查找并搜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
4.在阅读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学习笔记上。
二、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板块: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1.导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
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
资料投影:“昔日碧波荡漾,如今举目荒凉罗布泊变故谁能评说”(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4日电)
资料投影:
“探险乐园罗布?白”
(摘自1998年1月5日《南方日报》)
3.再读课文,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4.投影显示问题的答案。
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读书我快乐
生命
窗外
人生路上真爱多
冬天过后是春天吗
潇湘的魅力
美丽的谎言
感动
我的故事
母亲的爱
9·11
失去的力量让我更加珍惜
隐形的翅膀
茶杯深处的记忆
感恩
浅谈周国平散文中的孤独体悟
观万家红楼 品一家风味
陈与陈氏家族杜诗学研究
论唐人七言绝句的喻象艺术
天地无穷 虚静以待
伪装与性别:乔治·桑小说《印第安娜》研究
《马桥词典》中的神秘因子
“理性的公开运用”与“理性的私下运用”辨析
屈原的人格美及其影响
《麦琪的礼物》叙事结构浅析
现实与超越
论顾况诗歌语言的陌生化与怪奇化特征
无人解把无尘袖,盛取残香尽日怜
《迟桂花》与浪漫主义思潮
《哀江南赋·序》注释商榷
《大雁归来》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下册《组歌》 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
《大雁归来》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大雁归来》教学设计02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八年级语文下册《组歌》 教学设计(节选)
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教学设计2
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设计04
《旅鼠之谜》 教学设计5
八年级语文下册《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设计03
《喂——出来》教案版本1(第一课时)
八年级语文下册《敬畏自然》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下册《组歌》 教学设计4
《喂——出来》教案版本1(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