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22
《组歌》教学设计4(第一课时)
《组歌》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与细读相结合;
2、篇章语义分析与自然常识讲解相结合;
3、锻炼学生自由想象的能力;
4、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重难点:
对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浪之歌)
一、 课文导入
简介诗人纪伯伦(1883~1931)。
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狡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 (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
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 (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并组织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作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译,1931)。从50年代起,他的其他作品也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班主任刘老师
- 美丽的校园
- 美丽的大海
- 赞冬雪
- 绿色的月
- 美丽的金丝峡
- 我的故乡
- 钦州三娘湾
- 校园的四季
- 游双湖公园
- 青屏山美景
- 美丽的雪景
- 大自然的美
- 月下的伤
- 马兰村一日游
- 国是之变 民必从之
- 蔡志忠:左手漫画右手物理
- 渴望“扶正”(点评)
- 浪子的告白(外一首)
- 北漂,另一种寻找
- 初芽(外一首)
- 十年一觉北漂梦
- 身体的困兽
- 苏东坡的东莞
- 南下记者的酸甜苦辣咸
- 家族争生: 一份遗嘱一场梦
- 秋风桐槐说就项羽
- 为医疗设备“治病”的中国好医工
- 春秋记(组诗)
- “为什么再苦再累都要奔北上广?”问题讨论启事
- 《我给_____聊一聊》教案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作文教学指导)
- 祖父的园子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课堂评析
- 18《盘古开天地》(人教版三年级课堂实录)
- 看电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跨越百年的美丽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 《爷爷和小树》教案和教学札记(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册)
- 秋天的雨设计意图(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路教学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操场上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快乐旅行》标准化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作文指导)
- 《画家和牧童》教学案例 (人教版二年级第四册)
- 人教版下册第1课《柳树醒了》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
- 胖乎乎的小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