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2
八年级文下册《短文两篇》教学设计06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有关日月的诗词。
指导思想: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
2、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日月的诗词,各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并作好简要分析;
3、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导入新课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班交流。
二、 交流古诗词
分别请3——5名同学诵读他所收集到的诗词,并简述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点评。
三、 初读感知
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3、 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书面文字);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
4、 朗读
(1)、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日》《月》两短文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读后教师可根据情况范读引导,力求贴近作者当时的感情,以便学生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沙漠中的胡杨
- 我抓住了小升初并不多的机会
- 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
- 北达老师的出题水平不简单
- 语文学习要下苦功夫
- 东城孩子为何选择北达?
- 影片《人工智能》故事梗概
- 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
- 时空隧道
- 假如我是环保科学家
- 时空旅行
- 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
- 我的一次经历
- 朋友
- 赶时髦赶出病来
- 财税法律主义与司法独立(1)论文
- 品牌权益综合模糊测评研究方法探讨(1)
- 关于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分析(1)
- 完善权力构建和运作的民主机制 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 浅析司法核心价值观(1)论文
- 关于债券销售价格理论的探讨(1)
- 试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1)论文
- 绿色奥运中绿色营销与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的探析(1)
- 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内涵(1)论文
- 司法救助的历史演进与制度构建(1)论文
- 浅谈市场营销的基本原则(1)
- 营销人员激励机制研究(1)
- 浅析审判工作中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对策(1)论文
-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基层检察院科学发展(1)论文
- 中小企业网络营销若干问题探讨(1)
- 《打电话》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打电话》教学设计一
- 《打电话》老师语录
- 《打电话》重难点分析
- 《半截蜡烛》美文欣赏一
- 《半截蜡烛》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打电话》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打电话》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打电话》重点字词的意思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理解篇
- 《打电话》美文欣赏(一)
- 《半截蜡烛》考点练兵 阅读篇
- 《打电话》重点字词梳理
- 《半截蜡烛》趣闻故事
- 《半截蜡烛》重点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