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6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 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朗读课文。
听写词语:博识、消释、褪尽、凛冽、嘻笑、朔方。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第4至6段,思考:这部分可分为哪两个层次?
明确:
第二部分可概括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四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磅礴气势。
第二层(第五至六自然段),写朔方飞雪的精神。
提问: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什么写法来描绘朔方飞雪的?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四自然段与上文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江南和朔方冬景的不同特点,而且使文章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产生了内在联系。第四自然段开头用“但是”这个转折词巧妙地转到对朔方飞雪的描写,并表明朔方的飞雪和滋润美艳的江南柔雪截然不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而且和它们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在这里作者不仅如实地反映了朔方严冬的景
象,而且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恶劣的环境下,朔方飞雪并不安于孤独凄凉的境遇,因此“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里作者以炽烈的感情,豪放的语言,刚劲的笔力,描绘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我们从朔方飞雪冲破酷寒的压迫,自由驰骋于太空的壮举,自然联想到当时作者及进步人士所作的种种不屈斗争,作者借朔方飞雪奋飞的情景,抒发他那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含义?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最后两段,作者从雪与雨的关系上,进一步深化朔方飞雪蓬勃奋飞的意境,与篇首相呼应。严寒使雨死掉,“雨的精魂”变成雪,但雪不屈于严寒。“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这里包含的诗人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有荷戟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鲁迅在孤独的心境中,以磅礴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文章第二部分作者虽流露孤军奋战的心绪与深受黑暗的重压之感,但主导思想是积极的、战斗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捉跳跳鱼
- 一堂有趣的体育课
- 这件事令我捧腹大笑
- 生命之水
- 狗猫争食
- 理发
- 尝蟹
- 卖包子
- 古怪的游览车
- 冬天的雪景
- 给朱莉红过生日
- 晚会
- 失约
- 香水灯泡
- 摸奖
- 浅谈体育社会科学的决策与管理价值透析
- 关于中职学校文秘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 关于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
- 浅析中职学校艺术教学创新
- 浅析现代医院职业化管理建设
- 构建化学课堂和谐教学心境
- 关于加强中职学校的节能减排教育
-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美育教学(一)
- 关于文化渗透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 剖析师生对绿色化学的认知偏差
- 预则立,不预则废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预习(一)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
-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教学价值(一)
- 综合性高中化学创新教学之探究
- [教学论文]化学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 父亲和我
- 祭父
- 《台阶》教学设计
- 《台阶》教学设计
- 《台阶》课时训练
- 《台阶》教学设计
- 《台阶》多音字辨析
- 父亲
- 《台阶》教学设计
- 父亲
- 《台阶》教学设计
- 《台阶》写作特点
- 《台阶》词义辨析
- 《台阶》课时训练
- 《台阶》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