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2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教学设计04
雪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各自的特点;
2、 通过鲁迅的生平,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
3、 理解本文一些深奥难懂语句的深层含义;
4、 比较阅读《江南无雪》和莫泊桑的《雪夜》。
二、 教学重难点
理解鲁迅对两种雪不同的态度,探究他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态度
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请学生回忆鲁迅的作品及我们已经学过的鲁迅的文章。
二、 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
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的附文,说说你对这篇课文不懂和搞不清楚地地方还有哪些?
三、 文本探究
1、请大家找一下关于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2、课文题目是雪,作者写的是什么地方的雪?你以为作者更喜欢哪儿的雪?
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更喜欢朔方的雪)
3、鲁迅是怎样描写江南的雪的?江南的雪具有怎样的特点?
朗读课文1-3段。
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在博识的人们眼中,它是单调的。
然后对比着引出有着丰富多彩之美的,是江南的雪:
1)、它有着一个色彩斑斓的环境,各色各样的花在雪野中生长,“许多蜜蜂忙碌”,又不禁让人联想,“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江南的雪还和孩子们的快乐联系在一起,雪天虽然将孩子们的手冻得通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的游戏。
对塑雪罗汉的生动描写渗透了作者脉脉的温情,“洁白”、“明艳”、“闪闪生光”这些形象词语融进了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也是在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去描绘令人欣喜的场景。江南的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生命。
3)第三段,雪罗汉是江南的雪天中最值得珍藏的记忆,也是美的象征。可是到了第二天,“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时间让美消褪;“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美似乎染上了一些不和谐的色彩。
4、鲁迅又是怎样来描写朔方的雪?朔方的雪又句怎样的特点?
朗读课文4-6段。
第四段,“朔方的雪”出场了。它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在孤独寂寞之中,北方的雪谱写了一曲最为动人的乐章:“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是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分开以后
- 星星的愿望(十一)
- 星星的愿望(十)
- 寂寞那条路
- 痛并快乐着
- 华美三年、齐舞流光
- 苍穹那抹、蓝
- 与书共舞
- 春天的记忆
- 从挫折中学会坚强
- 我很重要
- 落花人独立
- 星星的愿望(七)
- 鼓励并没有结束
- 祖国的红旗
- 敦煌传奇 2014年3期
- 千年云岗 2014年3期
- 汉传佛教向何处去
- 尘埃的光影
- 在想象的异乡
- 时间之恋 2014年3期
- 幽幽的乡愁
- 启蒙:繁复的五四旋律
- 鲁迅视野里的读经与读史
- 小故事六则
- 掩面的沙 2014年3期
- 聆听桥湾城的心跳
- 从几则旧闻看媒体现状
- 张国臂掖 2014年3期
- 谁糟蹋了汉语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2
-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练习
-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9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2
- 八年级语文下册《再塑生命》练习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3
-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10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0
-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8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3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9
-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练习02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2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