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9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文章的内容:
2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3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学习文章借景抒情的表达技巧:
教学重点:品析两幅雪景图。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设计:
一、 导语:
播放彭丽媛的《塞北的雪》
投影《塞北的雪》的歌词
1、 这是一首歌唱塞北的雪的名曲,作者看见那纷纷扬扬的大雪浮想联翩,赋予了塞北雪怎样的品格?
2、 我们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过渡:对于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下感想也不一样。今天我们来看看1926年的鲁迅先生他对于雪的感想又是如何?
二、 教师表情朗读课文,学生思考:
投影显示:
1、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明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2、 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整体上有何不同?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明确:南方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孤独)
三、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4人一小组讨论总结投影上的问题。
四、 教师判断正误,引出:
投影显示:
南方的雪有什么特点呢?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没有遗憾?为什么?(讨论明确:滋润美艳 绚丽有趣 但不能持久)
过渡: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江南的雪给作者的感觉就是美艳、绚丽、有趣。但她的这种美因为未经磨练,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不能持久,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那么北方的雪是不是能洗却作者心中的遗憾呢?
五、 请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思考:
投影显示:
1、 北方的雪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从这些地方我们还能感到北方雪的什么个性?
(讨论明确:因为她“永远如粉,如沙,决不拈连,蓬勃的奋飞”。从这里还能看出她独立的个性和斗争的激情以及献身的精神。)
2、 作者称北方的雪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北方雪的什么态度?
(明确: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对北方的雪的喜爱)
六、 师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的眼里,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鲁迅更为看重的是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像北方的雪一样,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她的存在,那张扬的个性,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这种写法就是我们常讲的:借景抒情
七、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写一篇随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那一双掬满泪水的眼睛
- 把握生命
- 静夜
- 星星的愿望(九)
- 赏“雨”
- 春天的声音
- 成长的书香
- 状元和校花
- 敬辛弃疾
- 追求阅读
- 请你们拥抱我
- 寻
- 直面初三
- 自甘堕落
- 美丽的瞬间
- 尘埃的光影
- 在想象的异乡
- 汉传佛教向何处去
- 从几则旧闻看媒体现状
- 敦煌传奇 2014年3期
- 掩面的沙 2014年3期
- 张国臂掖 2014年3期
- 千年云岗 2014年3期
- 启蒙:繁复的五四旋律
- 聆听桥湾城的心跳
- 鲁迅视野里的读经与读史
- 时间之恋 2014年3期
- 谁糟蹋了汉语
- 幽幽的乡愁
- 小故事六则
-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教学设计06
- 八年级语文下册《再塑生命》教学设计6
-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教学设计6
-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教学设计05
-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 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下册《再塑生命》教学设计07
-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 教学设计2
- 八年级语文下册《再塑生命》教学设计03
- 八年级语文下册《再塑生命》教学设计04
-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 教学设计3
- 《巴金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
- 八年级语文下册《再塑生命》教学设计05
-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教学设计05
- 《巴金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1(第二课时)
- 八年级语文下册《雪》教学设计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