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7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8
我的母亲
一.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 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 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三. 教学安排:2课时。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歌曲诗词等。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2. 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
胡 适(1891—1962.)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学堂、澄衷学堂,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文学。 1915年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 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提倡白话文的论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1931年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 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二. 整体把握,感知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C”天空
- 大自然
- 平头二叔的绿色梦
- 无言的结局
- 我找到了信心和勇气
- 江西省2004年中考作文指导
- 聆听苍穹的心跳
- 吃苦是福
- 妈妈的爱
- 读《小马过河》有感
- 枉自嗟先生传
- 在桥一方
- 现代文明的困惑
- 04中考作文导写与例文
- 网友预测2006年中考英语作文
- 说《批注》
- 事实与解释
- 贫穷县的贫穷经
- 微风的骄傲
- 著名邻居 2014年3期
- 一直很安静
- 说“葬” 2014年6期
- 微小说六则
- 选择的智慧
- 大漠孤城 2014年3期
- 话不可说尽
- 知己知彼 2014年6期
- 人间笔记 2014年6期
- 美国人读书
- 动物短句 2014年6期
-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2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7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6
-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3
-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4
-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5
-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7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8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5
-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4
-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02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4
-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