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7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02
课 题 3 我的第一本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教学难点 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学生作业本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 学 流 程(第 一 课时)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ku4)似 掺(chan1) 脊(ji1)背 枉(wang3)读
2.解释下列词语。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学生结合课文理解并掌握补充注释
导人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
学生了解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学生互相补充、评议。
学生自主阅读
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一种感激之情。)
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4.“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 包饺子
- 今天我当班长
- 你伴我成长
- 小狗花花
- 小狗福特
- 折纸花
- 爷爷走了
- 我的好伙伴
- 狗不理包子来历
- 知错能改,好样的
- 家
- 放学了
- 举手
- 和外国人打招呼
- 新疆多岗墓地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 玫茵堂收藏的二里头文化青铜器
- 傅抱石后期九歌题材画风格变迁试论
- 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奏鸣
- 殷墟出土灰陶器的制作与烧制实验研究
- 利用Arcgis和Adobe Illustrator软件绘制遗迹图的方法及其应用
- 地方政府性债务:“主动举债”抑或“被动举债”?
- 精神长存 2014年3期
- 内蒙赤峰巴彦塔拉辽代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
- 安阳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研究
- 陶寺遗址出土泥质陶器的中子活化分析与研究
- 域外视野 2014年3期
- 试析殷墟铸铜中的“一模多器”现象
- 商代中晚期的树木利用
- 圈足上的镂孔:试论商代青铜器的泥芯撑技术
- 《将相和》教学设计
- 《将相和》教学设计
- 《将相和》教学设计
- 《将相和》教学实录
- 《将相和》教学设计
- 《将相和》片断赏析
- 《将相和》教学实录
- 《将相和》片断赏析
- 《将相和》教学设计
- 《将相和》教学设计
- 《将相和》教学实录
- 《将相和》教学设计
- 《将相和》教学实录
- 《将相和》片断赏析
- 《将相和》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