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九年级化学下册《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之一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2.理解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并能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3.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能根据溶液的名称确定溶质和溶剂。
4.了解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
【引言】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物质分纯净物和混合物。溶液是重要的混合物,像盐酸、稀硫酸、石灰水就是我们今天要谈到的溶液。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因此我们要学习溶液的基础知识。
把不同的物质放入水中,都能形成溶液吗?请同学们做如下实验。
(每2人一组,课前备好实验用品。)
【实验】观察泥土、植物油、蔗糖和食盐的状态,把它们分别加入4支各装有10mL水的试管里。按下表Ⅰ、Ⅱ、Ⅲ三步操作,认真、细致地观察变化的全过程,记录并比较产生的实验现象。
【提问】四支试管在Ⅰ、Ⅱ、Ⅲ
三步实验操作中分别产生什么现象?
【回答】指定学生回答,如果有错误或不完整,由其他同学纠正、补充。
【讲解】科学研究中常对物质表现出的不同现象进行分类,学习上也是如此。根据盐水、糖水、泥水、油水表现的不同现象,可分为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板书】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提问】在上面的实验中,哪种物质溶于水可制得溶液?
【回答】食盐和糖。
【小结】由实验可知,把不同的物质放入水中,不是都能够形成溶液的。食盐水和糖水是溶液,泥水是悬浊液,油水是乳浊液。
【讨论】(l)什么是悬浊液?什么是乳浊液?(2)
什么叫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在讨论后让学生总结,然后由老师概括并板书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定义和溶液的基本特征。)
【阅读】阅读课本,阅读时按下表由表及里地认识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讨论】在实验、阅读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按表格的要求,逐一讨论和归纳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区别,并例举实例填入表中。
【讲解】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指物质的微粒高度均匀地分散在溶液里,任何部分的性质和浓稀都一样;稳定性指只要条件(温度、溶剂量)不变,无论放置多久,溶液里都不会有物质析出。
(让学生再看一遍教材中溶液定义的黑体字,教师剖析其中的三层含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蒲公英的自白
- 竹间音韵
- 一份真心的微笑
- 我们的生活应该是花
- 在那梦想放飞的地方
- 流年匆匆,母爱相随
- 我想让你更单纯
- 断了的弦
- 水仙花死了
- 瞬间黄昏
- 迷蒙的老树,魁梧的老树.
- 外公家的猫
- 旧居思忆
- 消失的乐土
- 珍惜所拥有的平凡
- 父债子偿?
- 火葬场的烟囱
- 通知哭泣即将来临
- 披着羊皮搞投资
- 风有选择地破坏一只瓷瓶
- 给绰纳河湿地
- 七盏灯一起向前发光
- 阿P失窃 2015年4期
- 高手在民间
- 彷徨的雪花
- 诗是语言的宗教(创作谈)
- 丢了u盘惹出祸
- 死亡魔术师
- 动感地带 2015年4期
- 恼人的大钞
- 海底世界 教案教学设计
-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文阅读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 故乡的杨梅 教案教学设计
-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说明文阅读
- 语文园地二 教案教学设计
-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 教案教学设计
- 诚实故事会 教案教学设计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骆驼寻宝记》达标训练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迅自传》达标练习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毛泽东的少年时代》达标练习
- 杭州西湖和张家界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