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1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复习)》教学设计
溶液(复习)
中考动向分析:
本节教学大纲上要求并不高,只要求对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及溶液的定义及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即在于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如创造能力,思维能力等.本节中的有关知识都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已成为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本节是中考必考知识,在中考中常以选择、填空形式出现
复习目标要求
1、弄清溶液的概念、特征及组成和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途径、关系.
知识要点梳理
(一)溶液
1.溶液的概念
(1)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如含有大量泥沙的洪水,悬浊液静置后,固体小颗粒会成为沉淀。
(2)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如植物油注人水中,搅拌后得到的乳状浑浊液体.乳浊液静置后,会分层.如油层在上,水层在下,
(3)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均一是均匀的意思,稳定意味静置后不会产生沉淀和分层的现象.
在溶液里,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例如,CuSO4溶液中,水是溶剂,CuSO4是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一种叫做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都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在溶液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高度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透明的混合物.均一性,是指溶液各处密度和浓度都一样,性质都相同.如有一烧杯H2SO4溶液,取上部的溶液和下部的溶液,它们的浓度和密度都一样,让它们与锌反应都能放出氢气.稳定性,是指条件不发生变化时(如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无论放置多长时间,溶质和溶剂都不会分离.这一点是与悬浊液、乳浊液的本质区别.
3.注意事项
①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还有其它许多物质的溶液,分别呈现不同的颜色.
②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和溶剂体积之和,这是受到分子间的间隔的影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瞬间黄昏
- 竹间音韵
- 我们的生活应该是花
- 我想让你更单纯
- 水仙花死了
- 蒲公英的自白
- 一份真心的微笑
- 迷蒙的老树,魁梧的老树.
- 珍惜所拥有的平凡
- 流年匆匆,母爱相随
- 在那梦想放飞的地方
- 旧居思忆
- 外公家的猫
- 断了的弦
- 消失的乐土
- 给绰纳河湿地
- 披着羊皮搞投资
- 父债子偿?
- 通知哭泣即将来临
- 七盏灯一起向前发光
- 高手在民间
- 丢了u盘惹出祸
- 风有选择地破坏一只瓷瓶
- 诗是语言的宗教(创作谈)
- 彷徨的雪花
- 阿P失窃 2015年4期
- 恼人的大钞
- 动感地带 2015年4期
- 火葬场的烟囱
- 死亡魔术师
-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说明文阅读
- 诚实故事会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毛泽东的少年时代》达标练习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鲁迅自传》达标练习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教案教学设计
- 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精选汇编:古文阅读
- 杭州西湖和张家界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骆驼寻宝记》达标训练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 海底世界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二 教案教学设计
- 故乡的杨梅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