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河北省2011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及备考策略

河北省2011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及备考策略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0

河北省2011年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复习及备考策略

内容预览:

2011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之古诗文阅读回顾展望与备考策略

一、回顾:

1、河北2010中考古诗文阅读部分试题分析:

古诗文阅读部分共 8 题5 分,考查了文学常识知识,诗句的朗读节奏,律诗的基本知识,名句的赏析理解。近十年来,我省中考对古诗词一直以默写的形式考查,没有以阅读的形式进行过深层次的考查。2010年关于文学常识、朗读技巧、蕴涵哲理的考查,有利于考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真正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既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也与高考相接轨,这一导向无疑是积极的。

文言文阅读共5个题14 分。考查了重点词语的理解与积累,文言语句的理解翻译,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章和人物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及对关键问题的看法和评价。

在重点考查《曹刿论战》的基础上,涉及了课外文言语段以及《醉翁亭记》、《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马说》课内五篇古文,考查范围广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我省近几年的《语文学科说明》在考试范围中也明确了文言文阅读材料“也可选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的课外文言小段”。虽然2008、2009年中考语文试卷中也有课外文言句子的相关链接题,但没有真正落实考查课外文言小段的要求。今年选取的一篇课外文言小段,节选自《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中的“泓之战”,与所选课内文言文《曹刿论战》作比较阅读,并且对课外小段中的疑难词语作了注释,降低了阅读的难度。针对课外文言小段,共设大小题三个:一是解释实词“鼓”,这是考查迁移能力;二是把“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译成现代汉语,这是考查翻译能力;三是“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考查通过课内外比较,理解文段内容的能力。今年的课外相关文言小段的考查,体现了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教学理念,可激发学生学习优秀古典文化的兴趣,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给文言文教学带来蓬勃生机。

诗词赏析第7题将作者与涉及到的名家结合在一起命题,新颖别致;以选择题对文言虚词进行考查,是新形式;首次对课外语句的翻译进行考查;

课内和课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在今年正式登场,但是,今年的试卷再次避开了呼声很高的《送东阳马生序》《鱼我所欲也》《满井游记》《口技》《记承天寺夜游》等篇目,考查的是《曹刿论战》和课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令不少人大跌眼镜。这警醒学校在教学中要扎实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猜题押宝、投机取巧的行为要不得。

2、试题回顾

1992年中考:《出师表》 1993年中考:《曹刿论战》 1994年中考:《愚公》

1995年中考:《核舟记》 1996年中考:《生于忧患》 1997年中考:《捕蛇者说》

1998年中考:《狼》 1999年中考:《桃花》 2000年中考:《出师表》

2001年中考:《爱莲说》 2002年中考: 《陋室铭》 2003年中考:《曹刿论战》

2004年中考:《五柳先生传》(非课改)《马说》《课改区》 2005年中考:《三峡》

2006年中考:《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改区)《小石潭记》(非课改区)

2007年:《岳阳楼记》 2008年:《醉翁亭记》 2009年:《爱莲说》、

《与朱元思书》 2010年:《曹刿论战》

提示:8年重复,《出师表》和《爱莲说》都是8年,曹刿论战11年;近几年内不重复。

3、2001年后没考过的篇目:

1、《论语》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出师表》 5、《桃花源记》

6、《记承天寺夜游》 7、《送东阳马生序》 8、《口技》 9、《满井游记》

4、2006--2010年中考古诗文阅读试题考点及赋分值统计表:

文言文知识点分布2006年 (共16分)2007年 (共13分)2008年 (共13分)2009年 (共14分)2010年 (共19分)

文学常识1分0分0分0分2分

背诵0分0分0分0分0分

划分停顿2分0分0分0分1分

字词、成语释义0分4分3分3分5分

句子翻译4分3分3分4分4分

思想感情2分0分0分3分2分

语言品析3分0分0分0分0分

内容理解0分0分4分2分2分

拓展探究4分6分3分2分3分

诗词赏析诗词赏析0分0分0分0分共5分

二、展望:

1、文言文阅读

从2010年中考试卷来看,文言文的考查都注重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特别是比较阅读题成为新宠。这类试题的选材有将同一类型文章进行比较的,有将同一人物的不同故事进行比较的,还有将不同人物如何对待同一问题进行比较的等等。这样的考查方式加大了考生的阅读量,对考生综合理解能力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能力的要求提高了,难度也就相应增大了。中考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基本框定在文学常识、解词、译句、默写、理解文意中。但考生阅读的自主权越来越明显。

★2011年河北中考文言文重点复习重点篇目:

我建议在复习时把这19篇重点文言文分三类:

(一)考试首选课文7篇:《鱼我所欲也》、《送东阳马生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记承天寺夜游》、《满井游记》、《口技》。

(二)考试次选课文5篇:2000年《出师表》、2002年《陋室铭》、2004年《马说》、2005年《三峡》、《论语》。

(三)考试可能不选课文7篇: 2006年《岳阳楼记》、《小石潭记》、2007年《邹忌讽齐王纳谏》、2008年《醉翁亭记》、2009年《与朱元思书》《爱莲说》(2001年)《曹刿论战》(2010年)

2、古诗词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古诗词共34首,《语文学科说明》选取其中的10篇作为古诗词的阅读考查范围。近十年来,我省中考对古诗词一直以默写积累的形式进行较浅层次的考查,没有以阅读的形式进行过深层次的考查。2010年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既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也在逐渐的与高考接轨,这一导向应该是积极的。

★考试说明规定的古诗词阅读篇目:

《望岳》《钱塘湖春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使至塞上》《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天净沙秋思》《赤壁》《己亥杂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已考)

三、备考策略:

(一)古诗词阅读

首先要明确复习方向

了解《中考说明》考查要求:

①.识记作家、朝代、代表作。(记文常)(已考)②.理解词义和句意。(解词句)

③.划分朗读节奏。 (划节奏)(已考) ④.欣赏词语和句子。(赏语言)

⑤.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 (知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悟情感)(已考)

⑥.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明写法)

其次圈定复习题型

●2010年古诗鉴赏试题回放: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7~9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白居易。(2分)

8.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1分)

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

9.这首诗的颈联蕴涵了什么哲理?(2分)答:蕴涵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再次梳理相关知识

1. 记文常

望岳钱塘湖闻王昌龄使至塞上江城子破阵子天净沙酬乐天赤壁己亥杂诗

作者

朝代

其它

2、 划节奏

分 类节 奏意 义

五言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21”式或“212”式)问女/何所思

七言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221”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或“2212”式)两岸青山/相对出

词 曲枯藤/老树/昏鸦 断肠人/在天涯。 可根音节或意思断句。

基本原则:不管是按音节还是按意义划分,不许将一个联系很紧的音节擅自读破。

3. 赏语言设题方式一:赏词语

⑴这一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⑵诗句中的某个词语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理由。

1.抓诗眼

浩荡离愁白日斜 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句叫“诗眼”或“词眼”。它能体现文中的主旨,表达诗人的情感。

2.富有表现力的词

“锦帽貂裘,千骑卷冈。”--动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形容词

解题示例: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解答: ①“钟”,聚集或集中之意。②大自然似乎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美集中

在它身上。③体现出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设题方式二:赏句子

1、运用了典故、修辞的句子。2、哲理句、主旨句等名句。

解答技巧:

①指出所用修辞手法或典故(如比喻、拟人、夸张、双关、设问、反问、反语、比兴等);

②阐明哲理是什么;③传达出诗人的感情。

解题示例: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答:词人以古人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4、知内容 悟感情

解答这类试题的方法:一、题目 二、意象 三、主旨句 四、作家经历及写作背景。

解题示例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左迁”指降职远调。王昌龄李白的好友,被贬为龙标蔚。通过描绘暮春之景,情景交融,巧用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被贬的同情、思念和关切之情。

5.明写法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对比、衬托、联想、想象等。

(二)文言文阅读

1、研究近年中考试题,想想中考怎么考:

考查题型有哪些?考查重点在哪里?解题技巧是什么?

2、圈定复习题型:

●考试说明规定的具体考试内容:

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②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③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④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⑤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归纳起来是:解释文言重点词的含义及用法(一词多义)翻译重点句子

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赏析文章内容语言写法特点(涉及的成语)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比较阅读

我省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在近几年来的考查中已形成一些相对固定的考点:

(一)、必考点,就是连续多年,每年都出现的考点:

⑴实词解释:

我省中考文言文阅读命题中已连续十多年出现此题型,并且分值(3-4分)相对不变。所选字词都是来源于课文下注释。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把重点放在课下注释中的以下几类字词: ①一词多义②词类活作③古今异义④通假字等。

⑵句子翻译:

我省近十几年翻译句子是必考题型,题量由多到少,分值有所增加。2003--2006年为个每个2分, 2007、2008年为一个每个3分, 2009、2010年为两个每个2分.

3、梳理相关知识:

(1)文学常识:填空形式,注意“三要素”--①文章题目 ②作者姓名 ③作者朝代。其他如:作者的字号、对作者的评价、相关作品等不会作为考试内容。

(2)文中名句的默写:空出两个句子,根据前后句填空。要注意平时的默写落实,防止音对字错的现象。

(3)朗读节奏的划分:

这种题要求考生用“/”来划出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提示,如告诉考生划两处或三处。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应对这一题型,我们教给学生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句义,再按意义划分。一般主语谓语要分开,较长的修饰限制语要划开。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主语+谓语+宾语),又如“今齐地/方千里”等。

(4)解释实词、虚词的含义:

以课下注释中的单个词为主,多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尤其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

(5)文言句子的翻译:

从内容上看,易考关键语句的翻译;从古汉语角度看,易考特殊句式的翻译;从来源看,大多来源于课下注释。

句子翻译切记以下三点:

①语句翻译以直译为主,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通达流畅。

②翻译时,忠实原文,不违原意;掌握实词,活用虚词;辨析词义,弄清语序;遇到难句,前后联系。

③句中人名、地名、固有名词以及与现代汉语意义一样的字词,不必翻译。

一般要用直译法。直译译不通时再辅以意译法。翻译时注意运用“留”、“补”、“删”、“换”、“调”的方法。考试时按语言点给分,所以翻译句子时要字字落实。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

这些题一般不是自由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牢牢记住每段的段意,每课的中心,注意每课的课后题。

(7)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

要求考生对文章的某一点谈看法,写出自己的观点。就文中的人物、事件、观点等某一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能力角度上说,是考鉴赏评价和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参加了演讲比赛
我们喜欢大课间
安全在我心
给父母的一封信
日出
精彩的大课间,演绎别样风采
我做红烧鱼
石头与小溪的对话
神奇的墙纸
读书之快乐一
夕阳
老师,我们爱您
都是方言惹的祸
变化万千的雨
多变的天气
黄土高原阳蝇属区系研究
语文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
中学物理趣味授课方式探讨
浅论中国航母的发展
浅谈新课标下的高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日本打击网络盗版的法律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关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概述
浅析如何对县(区)级影剧院改造上的思考与探讨
刍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高职动漫设计专业的应用探讨
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采购代理机构如何避免质疑与投诉
水稻配方施肥同田肥效对比试验效果分析
浅谈室内设计风格与流派
从来凤县药业产业现状看西部民族地区县域药业产业化
冰花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大海睡了第一课时好教案
读图,收获不小——《北风和小鱼》
怀素写字-牛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大海睡了》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识字6第一课时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苏教版第一册练习5-好教案教学设计
北风和小鱼-教案教学设计推荐第一课时
冰花第二课时真教案
大海睡了第二课时牛教案
冰花第一课时好教案
冰花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北风和小鱼-教案教学设计推荐第二课时
苏教版第一册练习5-好教案第2课时
识字6教案精品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