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1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同步练习及答案
内容预览:
23.*隆中对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陇亩( )遂诣亮( )( )
屏人( )度德量力( )
猖蹶( )( )挟天子( )
殆( )存恤( )
帝室之胄( )箪食壶浆(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隆中对________________(2)莫之许________________
(3)可就见________________(4)枉驾顾之________________
(5)因屏人________________(6)遂用猖蹶________________
(7)挟天子________________(8)利尽南海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欲信大义于天下
C.故不错意也
D.自董卓已来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C.箪食壶浆
D.山行六七里
5.《隆中对》节选自我国一部纪传体分国史《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人名)。本书记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的历史。
6.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
A.三气周瑜B.三顾茅庐
C.三打白骨精D.桃园三结义
7.写出三个包含“善”的成语。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弱为强者B.曹操比于袁绍
贤能为之用信义著于四海
C.此用武之国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此诚不可与争锋争锋: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资:
(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殷:
(4)总揽英雄揽:
10.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23.*隆中对
1.lǒnɡ suì yì bǐnɡ duó chānɡ jué xié dài xù zhòu dān
2.(1)回答、应对(2)承认、同意(3)接近、趋向(4)拜访
(5)命人退避(6)失败(7)挟持、控制(8)物资
3.A 4.C其他几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5.《三国志》 西晋 史学 陈寿 魏 蜀 吴
6.C 7.多愁善感 独善其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D
9.(1)争强、争胜(2)资助、给予(3)兴旺富裕(4)招致、罗致
10.对曹操“不可与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然后进取中原。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抉择
- 学会感恩
- 生命赞歌
- PK到死
- 愿望
- 朋友
- 读张爱玲
- 昨天,今天,明天
- 千年一叹
- 山水漫想
- 处理困境的两种人
- 十八岁礼赞——为中学生成年人节而作
- 剔除精神“外衣”的“补丁”
- 填写人生的过程
- 眼
- 新型敷料用于儿童手足创伤后肌腱外露伤口换药中的护理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调脂作用以及安全性分析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便秘患者的影响分析
- 现代B江医家脾胃学术思想探析
-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及抑郁的作用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中西医治疗临床观察
- 内镜室感染因素探讨及预防措施
- 老年性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后早期低视力原因分析
- 80岁以上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分析
-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 剖宫产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前护理
- 神经内科PICC置管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 塞来昔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临床探讨
- 神经节苷脂在小儿脑瘫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 汉语教育莫“近视”
- 高中古代诗歌诵读教学的现实基础
-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四)
- 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
- 语文课程改革的十大关系
- 假如教师的书包中只剩下教参
-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三点思考
- 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
- 与王尚文教授在线讨论:语文教改的变与不变
- 80年代以来汉语速读教学述评
- 识字教学的新探索
-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
- 今又五四
- 初中语文尝试训练模式初探
- 〖李其龙〗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