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范进中举》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范进中举》教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范进中举》教案

内容预览:

范进中举

【教学目的】

1,积累词语,理解词语,运用词语。

2,了解吴敬梓和《儒林外史》。

3,了解科举制度下社会各色人等心灵扭曲,趋炎附势的 众生相。

【教学重点】感知主要 人物形象范进,理解范进形象的 典型性。

欣赏本文的 讽刺手法,体味对比,夸张与写实在 讽刺小说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文献法 讨论法 点评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如果说《孔乙己》是一个充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认识又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学习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

(二)检查预习

1.《儒林外史》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三)速读课文,划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

请同学绘声绘色地复述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

(四)讨论:

1.范进为什么会发疯?

2.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说出根据。

(主要是两点: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家中断粮,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②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把银子收下”。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3.孔乙己沦为乞丐,可范进中举了“老爷”,两个人的命运相反,为什么说《范进中举》一文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毒害?

(两个人思想本质是一样的。在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凭科举道路而改变社会地位的只是极少数,若范进考不中,命运也将是凄惨的。所以写范进中举后而发疯正是从另一个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4.通过范进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批判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第二课时

(一)讨论:

1.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待他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胡屠户的语言、行动说明)

2.胡屠户是怎样一个人?

3.张乡绅为什么对范进又送银子又送房?

4.胡屠户和张乡绅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对胡屠户着墨过多?是否可以不写张乡绅?

(作品通过这两个人物对待范进的态度从侧面揭示出,范进这类知识分子之所以如痴如狂地追求功名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被巴结、奉承、攀附的权贵,进一步暴露了他们腐朽的灵魂。这两个人的语言和行动更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使作品的锋芒不仅指向科举制度,也指向整个社会,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二)学习、讨论作品写作特点

1.你认为这篇课文中哪儿的描写特别精彩?(启发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2.文中多处引人发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①指导学生讨论练习五,体会夸张的讽刺效果。

②“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这段文字中是怎样运用夸张的,有何作用?

③文中还有何处是夸张?

3.本文的讽刺与《孔乙己》一文的讽刺有什么不同?

4.本文还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主要体现在哪儿?

(两点:①范进中举前后的社会地位;②胡屠户对待范进前后的态度。)

5.对比的方法对于表现本文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范进先贱后贵,胡屠户前倨后恭,这种对比深刻而鲜明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三,小结课文

四,作业布置

胡屠户道:“我哪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 ?”这里把胡屠户恭维的 话写得极其精彩,一个靠字,道破心机,请以第一人称说出胡屠户的 这番心机。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夏夜的歌声
第一次月考
困惑
诗意?失意!
人与自然
柳树
窗外的世界
渴望幸福
生命的长河
这就是幸福
对手
做自己的贵人
四季花园
思秋心语
梦回江南
过目不忘 2015年2期
空白的人生画卷
泰山灵石崇拜――民俗信仰的力量
钱穆讲学札记
以公园为例看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
新形势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作为父亲的嵇康
关于教学设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探究
“不明人士”的可怕
精短杂文小辑
有些事不需要规定
长春市本科院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现状的调查分析
开埠城市与近代化
张三李四如是说
美的反弹 2015年2期
泉水 教案教学设计
201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汇总(人教版)
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案教学设计
《多音字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译文合集(鄂教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及课文解析(苏教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详解:《石榴》
初三语文文言课文复习:《小石潭记》
古诗两首:草、宿新市徐公店 教案教学设计
趵突泉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
《詹天佑》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地毯下的尘土》课文全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课文译文合集(鄂教版)
雷锋叔叔,你在那里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