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安塞腰鼓》同步练习及答案

内容预览:

17.安塞腰鼓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凝聚( )②冗杂( )③包裹( )④严峻( )

⑤寂静( )⑥耳畔( )⑦闭塞( )⑧辐射( )

2.填空并解释所填的字的含义

①大彻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惊心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叹为________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戛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晦暗了又明晰( )②神情沉稳( )

③发生和排解( )④使人颤栗( )

⑤蓬勃了想象力( )⑥变得亢奋( )

4.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里

①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紧贴、紧靠、紧挂)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

②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 )(萧萧、簌簌、飘飘)。

③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 )(纷飞、飞扬、飘飞)的思绪!

④耳畔是一声( )(飘渺、渺远、渺茫)的鸡啼。

5.读下面这则短文,把错用的成语圈出来,加上序号,并一一改正。

商家厂家为钓人们胃口,可谓煞费心机。东边是有杯无患,西边是鸡不可失。这儿是钙世无双,那儿是百礼挑一。餐巾纸爱不湿手,赛车场骑乐无穷。啊,默默无蚊者,只能是百衣百顺,牙口无炎者,为的是肠治久安。今日随心所浴,明天饮以为荣,真可谓商机不可失,你方唱罢我登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拟一条标语。

人类的生存史、发展史、文明史,首先是根据地球上的淡水分布图而写的。当今,全世界每天排放的工业污水达2至3立方千米,按此速度推算,到了下世纪中叶,人类将无洁水可汲。

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7.前面五段重点写( )

A.舞姿B.舞姿与鼓点的交融

C.鼓点D.舞姿与鼓点交融产生的神奇效果

8.下列说法不对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了排比修辞,描写舞姿给人的感觉。

B.第二段中的“痛快”、“蓬勃”都是形容词临时用作动词。

C.第三、四、五段形式上用了排比修辞,内容上意思完全是并列的。

D.“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可理解为以“鸡啼”反衬寂静,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

9.如何理解“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这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探究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

高山族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台湾就有“左镇人”和“东滨文化”。高山族是个富于艺术天才的民族,其独特的舞蹈更令人赞誉不已。其早期的舞蹈,以反映狩猎和捕鱼活动为主,后期的舞蹈多数以表现农耕兼渔猎为主要内容,属于农业劳动舞,具有鲜明的原始舞蹈的色彩。华安县高山族主要集中分布于仙都、华丰、新圩等三个乡镇。高山族支系较多,所以表现在音乐歌舞上的风格也是丰富多彩的。

阿美群体的《拉手舞》,是高山族在节日、婚礼时的自娱性舞蹈,形式自由,三五人即可作舞,几十上百人也不算多。舞蹈分为两种圆圈形式,即左右相邻者一起连手的“小拉手”式和相隔的人交叉拉手的“大拉手”式,也可以单排和双排等队形进行舞蹈。人们在一位歌手的带领下,相附相随歌唱。歌词多为赞扬祖先与英雄业绩、赞美家乡和丰收年景等内容。

泰雅群体的歌舞形式为《祭舞》和《酒舞》两类。在举行隆重的“播种祭”和神节庆典时,能歌善舞的泰雅男女,在兼有领唱、合唱歌曲的伴唱下,男女共舞。舞步从庄严的漫步逐渐发展到轻快、欢腾,以模拟动作为主,表现其民族在祭祀、收获、渔猎方面的情景。另一类,是在当地所谓“犹太琴”(“嘴琴”)伴奏下的民间自娱舞蹈。舞蹈动作以左右摇摆上身,伴以顿足、招手、摇臀和相互调笑的夸张即兴动作为主,具有特殊的风格和韵味。

布农、曹和赛夏群体,在各自的祭礼活动中,载歌载舞的圆圈舞蹈是主要的自娱形式。具有代表性的《杵舞》,实际来源于布农民众的传统“杵乐”。舞蹈时,妇女们身穿民族服装,头戴鲜花,每人手持一只长短、粗细各不相同的“杵棒”,围绕石臼或厚石板,敲击出音响不同的优美“杵乐”,舞者们便在轻歌缓起、杵声错落之中表演,时而集聚,时而散开,展现古朴而别有风味的舞姿与造型。

此外,《纺线舞》、《筛米舞》、《婚礼舞》、《甩发舞》、《竹竿舞》、《陀螺舞》、《刺球舞》、《叶琴舞》等高山族舞蹈均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高山族舞蹈有三大主要特征:一是集体性。凡重大活动,都有集体载歌载舞的热烈场面。在歌舞聚会时,人们堆柴点火,围火高歌豪饮,款款起舞。先唱序歌,渐渐高亢激越,连臂合围,踏歌欢舞,时前时后,进退有致,间有齐声欢呼,场面热烈。二是现实性。高山族舞蹈以模拟和再现捕鱼、狩猎、农耕等生产生活的动作、场景为主,具有鲜明的原始舞蹈色彩。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人们将内心喜悦全部倾注于歌舞之中,内在节奏体现于外部形体、动作上,形成一种颤动的舞蹈律动特征,结实有力,具有一种天真烂漫、热情奔放的动人美感。三是多样性。高山族支系较多,所以表现在歌舞上的风格也是丰富多彩的。如阿美人的丰收舞、雅美人的甩发舞、赛夏人的矮灵祭舞等,都具各自的艺术特征。

华安县高山族舞蹈是来自台湾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项目,充分体现出高山族人民的精神气质,具有鲜明的原始艺术色彩。

10.文章第1段告诉我们,早期和后期的高山族舞蹈内容有所不同。你能由此推想这些舞蹈的起源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多次提到“原始”这个词,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对文中出现的“自娱舞蹈”这个说法是怎样理解的?你认为跟它相对的该是什么舞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倒数第2段说到高山族舞蹈的三大主要特征之一是集体性。你认为这一特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想一想,然后跟同学们讨论讨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7.安塞腰鼓

1.①nínɡ ②rǒnɡ ③ɡuǒ ④jùn ⑤jì ⑥pàn ⑦sè ⑧fú

2.①悟:了解,领会,觉醒 ②魄:魄力或精力 ③观:看到 ④止:中止

3.①昏暗,暗淡 ②稳重 ③排遣 ④战抖 ⑤繁荣,旺盛。 ⑥极度兴奋

4.①紧贴 ②萧萧 ③纷飞 ④渺远

5.①有备无患 ②机不可失 ③盖世无双 ④百里挑一 ⑤爱不释手 ⑥其乐无穷 ⑦默默无闻 ⑧百依百顺 ⑨哑口无言 ⑩长治久安 ⑾随心所欲 ⑿引以为荣

6.略

7.D

8.C

9.人们已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动所沸腾,当腰鼓“戛然而止”时,人们已经不习惯这样寂静、冷清的世界了。

10.由早期和后期的高山族舞蹈内容的不同,可以推想舞蹈产生于原始时代,是跟原始人的生产劳动密切相关的。因此早期舞蹈以反映狩猎和捕鱼活动为主,随着生产活动向农耕发展,后期舞蹈转而以反映农业劳动为主。

11.文章三次提到“原始”这个词,是说高山族舞蹈具有鲜明的原始舞蹈的色彩,这是为了强调高山族舞蹈与现代舞蹈不同,还保留着古朴的艺术美。这种现象既反映了高山族群体的淳朴,又反映了他们与现代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隔绝。

12.“自娱舞蹈”是一种自我为宣泄情感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的、自娱自乐的舞蹈。跟它相对的该是“娱人舞蹈”、“娱神舞蹈”以及专门的“表演舞蹈”。

13.略。(提示:可由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劳动是群体性的想开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妈妈最后的礼物》有感
读《匆匆》有感
尊严和爱——读《简爱》有感作文
勤能补拙
《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观后感
读《女孩与巨蟒》有感
《黄美廉故事》读后感
读《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有感
《童年》读后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多走弯路才能成功
读《桥》有感
读《当疲惫时你就看一眼》有感
《老天爱笨小孩》读后感
读《鞋匠的孩子》有感
游泳训练 2014年2期
越过年少,看见春暖花开
和你在一起
哈里森一家的圣诞节
国外联保贷款经验对我国联保贷款发展的启示
浅谈人生情感哲学
日本中老年离婚热现象的原因探究
作业跳跳豆
周会表扬 2014年2期
悲情老驼 2014年2期
线索追踪(2013年1月下)
意林榜中榜
猫救老鼠 2014年2期
信仰之美 2013年6期
关于大学生吸烟问题的调查
《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诗经·采薇》创新教学
《春夜喜雨》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及反思
温暖在课堂——《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