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16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第二单元 爱国情怀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倾听他们抒发的爱国主义的心声;
2、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体会有关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
3、能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主义激情;
4、能根据文章中心选取材料,分清主次,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
5、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6、能就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主题进行专题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7、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
二、教学课时安排:(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枣核》 (1课时)
《最后一课》 (2课时)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1课时)
《古诗四首》 (2课时)
《晏子使楚》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1课时)
单元专题总结 (1课时)
三、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情怀”。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既有风烛残年的老人;又有贪玩幼稚的孩子;还有巧舌如簧的古人。对于他们,同学们有的不是很了解或感兴趣。我们教师要竭力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熟悉、接受这些人物,从而理解这些人物的爱国精神和品格。更重要的,学习本单元,决不能仅仅局限在分析人物上,更要学会从人物身上感受到爱国的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的激情,并能将自己的思想言行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大概内容;2、确定单元学习目标;3、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课前学习:翻看本单元课文,选出最感兴趣的一篇。
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课文。畅谈
2情境1:浏览单元内容,以“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学完本单元,你将会……”为开头,为本单元写一段结束语,让同学们感受到学完单元后的收获。巡视。浏览单元内容,写一段结束语。
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自由组合,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确立单元探究专题,制定探究活动方案。 巡视,参与讨论。自由组合,讨论制定方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枣核》
学习目标:1、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2、理解用枣核设置悬念的方法;
3、体味包含深情的语言。
课前学习: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设置悬念的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由“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引出“枣核”。欣赏歌曲,哼唱歌曲,思考。
2情境1:枣核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比真是微乎其微,为什么以“枣核”为题呢?组织交流评价。思考,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2:枣核长成枣树需要许多时间,友人试种枣核的想法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吗?组织交流评价。阅读,勾画。 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块:语文活动:寻找寄托思乡爱国之情的其他方法。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 情境3:除了文中提及的通过布置家乡味道的环境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外,海外游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呢?组织,参与活动。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给文中的“友人”写封信,告诉她《除枣核之外……》
第3课时:《最后一课》(一)
学习目标:能复述课文故事,感受人物的爱国之情。
课前学习:查找有关最后一课的背景资料;回忆自己曾上过的“最后一课”,准备讲给同学听。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小学升入初中;升年级换老师,你有没有印象最深的最后一课呢?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思考后交流。
2情境1:课文最后一课与同学们的有什么不同呢?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2:你能找出文中的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的不同吗?比一比,谁找得多!(以表格形式)巡视,参与讨论,组织交流评价。阅读勾画,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把《最后一课》的故事复述给家长听,让亲人们也说说他们所经历的“最后一课”。
第4课时:《最后一课》(二)
学习目标: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的爱国之情。
课前学习:把听来的亲人们的“最后一课”的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第一块:回忆上课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你对我应,回忆课文内容。 分两大组一组说出最后一课的表现,一组回答平日上课的表现。组织竞赛。回忆。一问一答。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1:我当导演: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角色分析。组织讨论,参与交流。小组讨论,集体评议。
教学反思
第三块:语文活动:《最后一课》表演秀。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2:《最后一课》现场再现。组织交流,参与演出。全班参与,讨论,表演。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合理想像,给《最后一课》续个尾。
第5课时:《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学习目标:能大致说出钱学森的事迹,了解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
课前学习:收集有关钱学森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学生介绍钱学森情况。介绍收集的资料。
2情境1:结合课文,填写钱学森个人简历表。(简历表主要包含“个人简历”和“个人小结”两部分。)巡视,参与讨论交流。阅读,勾画,填表。 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语文活动:我也出国留学……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情境2:讨论交流:钱学森在美国成就大、生活好、待遇高,可他为了报效祖国,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了。如果将来你也出国留学了,你会怎样呢?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上网查阅其他海外学子归来报效祖国的资料,讲给同学和家长听。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迷人的仙都
- 摘桔子
- 我的弟弟
- 钓鱼
- 吹泡泡
- 小蜡人
- 一份特殊的礼物
- 牵牛花
- 一次广播操比赛
- 梦游白云山
- 读《一次成功的实验》有感
- 美丽的田野
- 妈妈,这不是我的错
- 系红领巾比赛
- 杜鹃花
- 保持共产先进性心得
- 党章学习心得体会
- 迎评促建决心书
- 大学生实习决心书
- 争做五好少年决心书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小结
- 新年工作决心书
- 基层工作实习决心书
- 职工入党决心书
- 小学六年级决心书
- 中考决心书
- 保持党员先进性心得(五)
- 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教师
- 退伍老兵决心书
- 消防员的决心书
- 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的实现(1)
- 中国共产党整党整风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启示
- 现代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比较研究
- 文学话语形态:文艺学研究的新视域
- 体验式营销与客户忠诚度实证分析(1)
- 浅议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1)
- 我国司法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简析(1)论文
- 李贺诗的艺术特色
- 谈初中英语教学中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 “炳人识字法”与汉语语文教育体系
- 英国社会主义农业思想的起源
- 声乐的艺术表现与提升路径
- 新产品扩散模型及营销策略分析(1)
- 我国高校市场分析和市场营销策略(1)
- 民间乐舞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作用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实录
- 《青山处处埋忠骨》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3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 《青山处处埋忠骨》词语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反思
- 《青山处处埋忠骨》有感
-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文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5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4
- 《开国大典》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开国大典》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青山处处埋忠骨》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 《青山处处埋忠骨》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