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教案
翻新时间:2011-11-16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教案
十三 《人琴俱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古文,体会用独特悼念方式表达深厚的兄弟情谊
2、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品味简洁传神的语言
3、重点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
4、难点:体会用独特悼念方式表达深厚的兄弟情谊,感受凄美的爱的感情熏陶。
〖课前学习〗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能正确拼读,并了解词的大意。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1. 导入,组织学生默读 默读课文
了(liǎo)不悲 笃(dǔ)
舆(yú) 奔(bēn)丧
恸(tòng) 亦卒(zú)
不调(tiáo)
2. 组织学生多种方式朗读 按要求读课文
第二块:深入分析兄弟之情
教学步骤
1. 让学生看注释翻译课文 看注释疏通文意
实词:
笃:(病)重; 索:要; 舆:轿子;
径:直往; 素:向来,一向; 卒:死
虚词:
而:表承接,不译; 了:完全;
既:已经; 俱:全,都。 因:于是
译文: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人:“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奔丧事,一路上都没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月,(子猷)也死了。
2.探究
(1)、子猷以自己独特的不同寻常的方式悼念了弟弟子敬,独特在哪?
(2)、你如何理解子猷的独特的悼念方式?
3. 组织交流 小组推荐交流,小组互评
4.拓展延伸 :手足情是一个不老的话题,生活中你有没有真切的体会?
第三块:布置作业
将本文扩写成500字左右的文章,对子猷悼念弟弟前后的神态、心理、动作进行合理想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终于战胜了自己
- 我的新发现
- 她值得我敬佩
- 感谢黄老师
- 教练
- 我的老师
- 我的“第二个妈妈”
- 我的偶像
- 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 我心中的英雄
- 我的自画像
- 胆小的我
- 感谢您,老师
- 夸夸我的同桌
- 我的陈老师
- 宋代妇产医学的发展与从业人群分析
- 浅议网络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 《百年孤独》的悲剧根源探析
- 民主人士翟宗文在芜湖革命活动述略
- 嘉庆帝对满清宗室科举成制的贡献
- 十字军东征时期教俗对犹太人的经济态度分析
- 中原青铜冶炼技术西来说辨证
- 南北朝隋唐时期“獠人”初探
- 第二轮志书编纂记述方法探讨
- 医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及途径研究
- 浅析尼采的悲剧哲学及其对西方传统人生观的超越
- 宗教与哲学
- 我国业余体校教练员科研水平现状及对策研究
- 论医学生以社会实践为主体普及急救知识的便利性
- 学会跟风 2014年26期
- 《天蓝色的纽扣》教学设计
-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
- 《耳朵上的绿星星》教学札记
- 《天蓝色的纽扣》教学设计
- 《紫色风铃》教学设计
- 《村居》教材理解
-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教学设计
- 《耳朵上的绿星星》教学札记
- 《咏柳》教学设计
-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
- 《村居》教材理解
- 《谁住顶楼》教学设计
- 《村居》教学札记
- 《耳朵上的绿星星》教学设计
- 《紫色风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