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治水必躬亲》教案
二十五 治水必躬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说出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句中的意义
2、能说出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3、学习摆事实,讲道理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对“治水必躬亲”这一基本道理的理解。
2、难点: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句中含义的基本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对话来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它不仅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而且还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由此可见对话的作用很大。
其实,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方式。我们可以和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还可以与现代媒体对话。今天我们就通过对话这种学习方式,学习古人钱泳的一篇文章,这就是《治水必躬亲》。大家可以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本,例如可以诵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一起朗诵等,要求能读通顺。
二、与文本对话,解读文本
与课文对话,利用旧知,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尝试读懂、理解文章,将自己不懂的字词语句作出标记。
三、与同学对话,释疑解难
与小组同学对话,交流自己对于文章字词以及内容的理解,互相合作,解答疑难。将小组合作依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四、与老师对话,交流心得
五、与生活对话,理解文意
1、叙述故事
要求学生讲述古今几个有关“治水”的故事,并且能够做到故事情节完整,叙述重点突出。如:鲧治水、大禹治水、西门豹治水、李冰治水、历史上中华民族治黄等等。
2、比照分析
要求学生结合故事,对照文本,理解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结合所讲的故事是重点,在评述故事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主题。如:鲧治水不成,因为他执一、拘泥于“水来土掩”的掌故,未能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李冰修建都江堰虽然是堵水,但他成为造福后人的功臣,这是因为他知山知水,知情知势。大禹治水能躬历山川,亲劳胼胝,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具体事例中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六、援疑质理,掌握方法
“治水必须躬亲”,文章是怎样阐述这个问题的呢?
(明确摆事实,讲道理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也是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结合对历史上不同治水人物的正反方面的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七、拓展延伸
家喻户晓的海瑞,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读了课文之后,你对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
八、作业
请同学以“治学必躬亲”为题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片段,阐明治学也要躬亲的道理。
通过仿写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无论做什么事情躬亲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感悟--能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蝴蝶
- 早恋,青春的舞曲
- 随感
- 缅怀革命先烈,学做星海高尚人
- 属于海洋的气质
- 向朝阳挥手
- 老照片的故事
- 心中有把伞
- 翱翔在13岁的天空
- 生活中的友谊
- 快乐——平平淡淡也是真
- 一个城市人的搬迁
- 伸伸手,伸出信赖
- 花堪折,月如斯
- 闪电
- 杂议“鼓掌”
- 哪吒那孩子
- 三言两语(F)
- 开发“人口”资源
- 泡药酒,话人生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真迷信,假信仰
- 治统的大肠
- 人该有上上善
- 孔雀的“选择性”
- 周仁不仁 2015年2期
- 与民以便 2015年2期
- 陈行之思想小品辑录
- 不是谁都能做好一条狗
- 成绩单后面的信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诗词五首》
- 人教版语文(第九册)全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沐浴改革,正视挑战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口技》
- 《咏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鹤群》
- 2011年中考优秀作文素材:《禁不住的泪》
- 将心比心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解析:《白鹅》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蟋蟀在时报广场》课文全解
- 海淀区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分析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 万年牢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解析:《鲁迅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