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8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内容预览: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3、导语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二、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
水中/藻荇交横
三、翻译理解
|给加点字注音。
解()衣
藻荇()
遂()至
未寝()
|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四、赏析
思考问题: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月色皎洁,空灵。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6、文章的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五、小结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六、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空灵、皎洁
竹柏--藻荇交横
抒情: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潇洒、达观
自我排遣的乐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翱翔在13岁的天空
- 属于海洋的气质
- 老照片的故事
- 快乐——平平淡淡也是真
- 伸伸手,伸出信赖
- 一个城市人的搬迁
- 花堪折,月如斯
- 向朝阳挥手
- 早恋,青春的舞曲
- 缅怀革命先烈,学做星海高尚人
- 生活中的友谊
- 闪电
- 随感
- 蝴蝶
- 心中有把伞
- 与民以便 2015年2期
- 治统的大肠
- 人该有上上善
- 哪吒那孩子
- 开发“人口”资源
- 孔雀的“选择性”
- 成绩单后面的信
- 泡药酒,话人生
- 杂议“鼓掌”
- 三言两语(F)
- 真迷信,假信仰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不是谁都能做好一条狗
- 陈行之思想小品辑录
- 周仁不仁 2015年2期
- 《咏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诗词五首》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口技》
- 沐浴改革,正视挑战 教案教学设计
- 万年牢 教案教学设计
- 2011年中考优秀作文素材:《禁不住的泪》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蟋蟀在时报广场》课文全解
- 海淀区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分析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解析:《白鹅》
- 将心比心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解析:《鲁迅自传》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第九册)全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