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内容预览: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一、教学重点提示:
1、理解每首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流利诵读,欣赏和背诵每首古诗。
二、教学时间: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赏析一、二首诗。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情况:
1、这两首诗在古诗中叫做什么格式的诗?
律诗。前一首像七律,但不是律诗,“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后一首是五律。
2、律诗的形式怎样?
由四联构成,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共八句,中间两联各自对偶。基本双句押韵。
3、请回忆两首诗的作者、年代、作品选自的篇目等知识。(除幻灯片之外,教者可口头介绍一些情况。)
出示幻灯片:
4、读准下面的字音:
二、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音调、节奏和感情。
可打出幻灯片,加注读音节奏。(基本采用悲壮、慷慨之语气语调,速度稍慢。)
三、学生齐读,教者点评。
四、赏析两诗内容,形式是让学生边对照书下注释,边揣摩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①你觉得诗人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诗歌意境?
一场边关战争的意境。
②既写“黑云压城”,又写“甲光向日”,矛盾吗?
不一定是实写,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想像之词。云缝中透射一缕阳光也是可能的。
③你觉得这一派边塞风光可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壮美;苍凉、悲壮。
④景色的描写为下面写战争渲染了一种形势?
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⑤歌颂了哪两方面的守边将士?
城内、城外。
⑥这首诗意在歌颂什么?
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兵临城下,紧张危急,披坚执锐,严 悲壮苍凉: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阵以待。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半卷红旗,潜师夜袭,勇往直前,保 歌颂英雄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卫边疆。
《别云间》
①你认为“别云间”,除了别故乡,还有其它意思吗?
诗人内心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②首联充满了一种什么感情?
悲苦感叹。
③为什么诗人觉得天地不宽广?
祖国山河沦陷敌手,自己本欲振翼搏击,谁知落入罗网,所以顿觉天地变窄了。
④别故乡难,“难”在何处?
事业未成,老父殉国,老母尚在,妻有身孕,自己又将踏上死亡之旅,怎能不无限留恋。
⑤最后一联,使全诗格调起什么样的变化?
由悲而壮,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
⑥整体上,这首正气歌饱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爱祖国,爱家乡,为之奋斗而视死如归。
三年羁旋客,今日又南冠。 回忆征程,放眼河山。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落入罗网,悲苦感叹。 爱祖国爱家乡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由悲而壮,无限眷恋。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视死战斗,冲天豪气。
五、齐诵两首诗。
六、布置作业:整理笔记,翻译两首诗。背诵两首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属于海洋的气质
- 老照片的故事
- 伸伸手,伸出信赖
- 随感
- 生活中的友谊
- 翱翔在13岁的天空
- 向朝阳挥手
- 闪电
- 花堪折,月如斯
- 早恋,青春的舞曲
- 心中有把伞
- 缅怀革命先烈,学做星海高尚人
- 一个城市人的搬迁
- 蝴蝶
- 快乐——平平淡淡也是真
- 成绩单后面的信
- 三言两语(F)
- 不是谁都能做好一条狗
- 杂议“鼓掌”
- 纸上得来终觉浅
- 人该有上上善
- 治统的大肠
- 周仁不仁 2015年2期
- 开发“人口”资源
- 与民以便 2015年2期
- 真迷信,假信仰
- 哪吒那孩子
- 泡药酒,话人生
- 孔雀的“选择性”
- 陈行之思想小品辑录
- 万年牢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诗词五首》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解析:《白鹅》
- 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语文(第九册)全册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口技》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鹤群》
- 2011年中考优秀作文素材:《禁不住的泪》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解析:《鲁迅自传》
-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蟋蟀在时报广场》课文全解
- 《咏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教学设计
- 将心比心 教案教学设计
- 沐浴改革,正视挑战 教案教学设计
- 海淀区2010-2011学年度初三语文期末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