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河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苏州赋》教案
《苏州赋》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有关字词。
2、适当介绍与本文有关的“文化大革命”的背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文的主题。
3、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
4、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赋”的特点。
2、通过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3、文章的主题理解。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
民间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这里的“苏”就是苏州,一个能与天堂相媲美的地方该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家王蒙到那里去欣赏一番。(板书题目)
“赋”是什么意思呢?它有两种解释,一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的篇幅抒情说理的;二是从《诗经》
中概括出的赋、比、兴三种写法之一,是陈述铺陈的意思。同学在读课文时注意理解它在这里的意思。
苏州在江苏的南部,是一座历史名城,以园林著称,据说圆明园就是从这里的园林设计中精选建成的。
2、学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引出苏州 介绍苏州 赞美苏州
3、学生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小组交流)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1这就是苏州。 2苏州,还是苏州吗? 3苏州更加苏州!4苏州是永远的。
结合文章内容,思考这些句子的内涵和在文中的作用。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回答,教师归结:
这几句很好的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文章的感情线,把文章紧凑地串联在一起。它包含了作者对苏州辉煌腾飞的喜悦与自豪,对苏州遭到毁灭与伤害的忧伤与愤慨。
齐读课文相关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补充文化大革命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苏州遭到破坏的原因。同时也明白遭到破坏和不仅是城市的容貌,还有人们的心灵。
5、文章写了苏州哪些方面,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回答。
教师归结:苏州的历史 苏州的腾飞 苏州的文化 苏州的园林艺术 苏州的刺绣和佳肴
反问与排比
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小组探讨文章的主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结:赞颂了苏州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发展和成就,表达了作者对苏州走出文化大革命的阴影,得到恢复和发展的由衷喜悦。当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思考,同学们可以继续探讨。
7、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赋”在文中是什么意思?通过文章我们看到了,文章重点不是描写,而是极力地铺陈,进行议论和抒情。这也就是“赋”的特点。作者借用这一古文体,把他的思想感情淋漓酣畅的抒发了出来。
8、学生讨论文章在结构和语言上的特点。
9、总结: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新颖,有创意,运用大量的修辞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10、作业:1课后练习一、二。2搜集苏州的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苏州的历史
苏州的腾飞
苏州赋 苏州的文化 由衷的喜悦和礼赞
苏州的园林艺术
苏州的刺绣和佳肴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相识
- 相信
- 中国
- 危险的旅行
- 生活的乐趣无处不在
- 我当班长
- 玫瑰
- 被温暖照亮
- 端午
- 一份真心的微笑
- 流星
- 校园
- 数学
- 我的新生活
- 破笼
- 尼卡?图尔宾娜:一个天才女诗人之死
- 屠刀下的大爱
- 其实大家都比我们看到的更努力
- 与陌生人交流
- 让妈妈的梦想飞
- 广告不可乱用
- 胖子都有天使心
- 只有青春不可辜负
- 明清时开设义学 解决穷苦孩子“上学难”问题
- 在眼睛里种朵花
- 生命不留遗憾
- 花非花,画非画
- 扎蝴蝶结的气生根
- 餐厅里的胜利
- 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女县长们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一厘米》导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导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周庄水韵》导学案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囚绿记》导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各课同步练习汇总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别了,"不列颠尼亚"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永久的悔》导学案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孔乙己》导学案
-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学案
- 鲁教版初四语文《诫子书》导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生命之舟》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各课导学案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