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2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内容预览:
26.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阐述的道理――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
2、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
3、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并板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二、投影简介作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7篇,共261章,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三、明确学习目标
四、放录音范读课文
1放录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随时点拨。
教师强调某些句子节奏和作用:
这篇文章大量使用结构整齐的骈句,朗读时要注意它们的节奏,读出气势。如用了排比句式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是要多诵读,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采用了排比的句式,用于本段的议论,增强了论辩的气势。
五、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梳通文意
六、反复朗读,体会文意,为分析理解课文做好充分准备。
第二课时
一、分析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
提问:(1)、本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思考:这六位圣贤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教师小结: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说明担负重任的人,事先必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根据。
2、指名读第二段
(1).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请找出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3)“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归纳:一是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能发展一个人的才能)
过渡:文中在亮明了观点(人要担当大任,应当先受艰苦磨炼)之后,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看第三段。
3、指名读第三段
提问:为什么人在犯错以后才能改正?(经过了主观思想斗争)
文中哪句话是形容这种斗争的情形的?(用于心、衡于虑)
这种思想斗争的情况可以通过什么来了解?(色、声)
教师归纳:由引可见,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观点,不仅重视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强调人的主观因素。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可以设想: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誎的臣子,那国君就会怎样?(胡作非为,独断专行……)国外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那国君就会怎样?(安于享乐,骄奢荒淫……)如果这样,那国家必将怎样?(灭亡)所以,国君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得怎样?(苦其心志……所为,即经过艰苦的磨炼)
过渡:经过以上分析论证,作者推出最后的结论,齐读第四段。
二、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达到背诵的程度。
三、作业
1、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
2、现代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你有什么看法?
板书设计:
举实例 六位圣贤(排比)
提观点
苦 劳 饿 空 行拂
心 筋 体 乏 乱所
志 骨 肤 身 为
艰苦磨炼
作阐述 个人→国家
得结论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蜘蛛
- 戴眼镜的烦恼
- 春雨濛濛
-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有感
- 我的好伙伴——电脑
- 煎熬
- 冬去春来
- 我对爸爸妈妈的建议
- 想象与麦子的成长拥抱
- 倒霉的日子
- 游琅琊山
- 书评 安妮日记
- 减肥的书包
-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 时光幽廊里芸草沁香
- 梦回处马蹄声乱
- 最美不过那夜雪
- 林徽因:人间路长,女神梦短
- 掬一捧花香伴流年
- 千金残碎,难求双飞
- 有美一朵,不及梦醒便凋零
- 天野苍茫,她展翅翱翔
- 用相思引线,织锦绣流年
- 天涯去,梦在钱塘小巷里
- 人海匆匆,终于等到你
- 情自箫声起,一往而深
- 寒暑旦暮,一期一会
- 误入桃源,忘却人间万种心
- 墨香染笺浸尘烟
-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精选:动物类说明文阅读
-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初中阶段常见的古今异义词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古今异义字
-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写作系列练习(2)
- 初二语文《紫藤萝瀑布》学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8课《女娲造人》学案(学生版)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诗文默写复习资料
- 竹山小学201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 初二语文《终身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学案
- 201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资料:文言实词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 初二语文《劳山道士》同步练习及答案
-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阅读与写作系列练习(3)
- 初二语文《梁思成的故事》同步练习及答案